北黎皇帝高緯看見大周軍東翼稍退,便認為大周軍已經戰敗,不聽勸阻,令北黎全軍追趕大周軍不料卻掉進賢王的口袋陣,北黎軍因而大敗,死傷者萬餘人,軍資甲仗丟棄如山。
北黎帝高緯於平陽戰敗後,退至晉陽,賢王率軍乘勝追擊。
北黎高阿那肱率軍壹萬鎮守高壁,賢王率軍至高壁,高阿那肱望風而逃。
賢王藍雨和洛逸凡在介休會師,逼降北黎守將韓建業後,向晉陽和北朔州急進。
北黎皇帝高緯看大勢已去,就想奔突厥,在西汾州遇到了秦威大軍,被打得丟盔卸甲,只能逃回鄴城,賢王和藍雨率諸軍攻破晉陽,兵圍鄴城。
高緯退至鄴城後,禪位於皇太子高恆,恆時年八歲。
賢王和藍雨等人圍攻鄴城,焚燒西門,北黎軍戰敗。高緯在大內侍衛的掩護下從東門逃走,命令慕容三藏守鄴宮。
大周軍攻入鄴城,北黎王公以下官員皆降。高恆與高緯等再逃青州,賢王派尉遲勤追擊高緯和高恆至青州,北黎大將軍高阿那肱投降。
高緯、高恆率十餘騎倉促南逃,準備投奔南越,在南鄧樹,被藍雨帶領的玄字營將士抓住。
大周軍乘勝追擊,一舉攻下信都,俘北黎任成王高浩,廣寧王高孝珩等。隨後,賢王讓藍雨、洛逸凡、秦威、郭騎雲等人率軍平定各地反抗勢力。
兩個月後,北黎亡國,大周統一北方!
大周皇帝收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激動的在御書房來回走了好幾圈,嘴裡低聲嘟囔“這個死丫頭,哼,一定是故意的,這麼大的訊息她竟然不讓朕光明正大的高興,這死丫頭太壞了!”
上官囧安西侯等人都很高興,大週數次的東進計劃都以失敗告終,雖說也實際上削弱了北黎的國力,可在天下人看來大周的兵將還是不如北黎,如今一舉拿下北黎國,大周的版圖已經翻倍了,咋能不高興呢!
看皇上皇上高興的手腳都不知道往哪放,他們都偷偷的笑,他們都是馬上將軍,聽不到皇上在唸叨啥,以為皇上就是高興。
鬱江說“皇上,是否馬上詔令天下,六部也好派遣官員赴北黎上任,既然打下來了,怎麼也不可能還讓北黎官員繼續管著,咋說也要更換一些吧!”
皇上馬上回到現實,否定了這個方案“不行!現在不能詔令天下,不僅如此,還要封鎖訊息!朕的計劃是東進南下!
東進就是征伐北黎,如今大功告成,暫時不能公告天下,有五哥在北黎坐鎮,他會安排好的!
從整體局勢看南下的難度更大,如果這個訊息過早洩露,必然引起南越警覺,南下之計怕是要功敗垂成!”
鬱江說“皇上,開疆拓土是大事,不在朝堂上說…恐會引起朝臣議論,凌王怕是也難接受…”
徐馳說“寧王多慮了,我倒覺得這樣安排挺好的!咱們在朝堂上也混了一輩子也都明白,越是大事越不能在朝堂上議論,洩露訊息都是小問題,主要是大家各執己見很難統一!
姑臧戰事便是如此,僅派遣將領便耽誤了許多時間,如果一味按規矩行事,我們怕是又要走老路,老臣贊同皇上特事特辦,我們在背後查缺補漏也就行了!”
姑臧事情的始末他也是聽兒子徐雲峰說了他才知道,一開始也是不能接受,但事後仔細想想,也沒有找出比派遣藍錦鈺出征更加合適的辦法,慢慢他也想明白了,規矩有時候就是束縛。
皇上說“臨安侯所言極是,你們也知道前段時間京城裡內奸外奸的抓了不少,但都是些傳遞資訊的嘍囉,並不是全部,東進南下是大事,不謹慎不行。
北黎之事讓五哥坐鎮,就是不想洩露訊息,此事並不是朕專門謀劃的,而是七哥派人去調查覃效源的事情,可派出的人卻全部被殺,唯一逃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