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真假假,無論如何,總歸是滿足了看熱鬧的心態。
大臣們樂得如此。
太子妃的孃家出了醜聞,將來執掌鳳印,會受到很大掣肘,無疑是給了趁虛而入的機會。
元鼎帝無意摻和,衛皇后則有心無力。
隨著事態發展,一則流言以飛快的速度傳遍整個長安。
“太子妃藉由巫蠱,誕下福王。此非正道,則損壽數,福王是代母受過。”
訊息傳出。
哪怕是看熱鬧的,都不敢加以妄言,反而對幕後之人大為憤恨。。
所有人都知道,福王夭折是陛下心裡揮之不去的一根刺。
無論流言真偽,這無疑會重新點燃陛下心頭的怒火,在長安掀起一場新的浩劫。
正如他們所料。
流言傳到宮中,當日就有兩支漢廷秘衛出宮,一支前往史府,一支前往東宮。
看到這,皇后和老臣再也忍不住了。
他們進宮面聖,請求陛下收回旨意。
搜查東宮,這是關涉國本的大事,一旦有誤,不僅會令太子顏面無存,更是會讓整個大漢陷入動盪。
未央宮。
元鼎帝望著披鳳袍的衛後,還有俯身叩首的臣子,面無表情。
大太監奉於大殿兩側,隨時將那些君前失儀的臣子拖出大殿。
半晌,一支秘衛回來覆命。
他們拖著三道昏迷的身體,走至殿前。
其中一人身著絲綢,模樣富貴,是太子妃的同胞兄弟,史立元。
,!
另兩人幕僚打扮,想來是史立元的心腹。
為首的秘衛出聲道,“回稟陛下。吾等於史府中搜得蠱蟲,以及祭咒若干。人犯史立元供認,確行蠱術,以待皇嗣。”
話音剛落,老臣的臉色急劇變化。
衛後卻覺得兩眼發昏,呼吸困難,鳳袍身影搖搖欲墜。
這時,另一支秘衛趕來。
他們押送一披頭散髮的女子,女子臉上刻著古怪紋路,一看就是巫女。
還不待稟告,衛後已經眼前一黑,暈倒在殿下。
元鼎帝見此一幕,神色微動,聲音平淡。
“扶皇后回宮,好生照顧。無朕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視。”
“喏。”
很快,數名身強力壯的婢女,扶著皇后走到殿外。
大殿中,元鼎帝緩緩起身。
大臣們卻是將頭低到了極點,沒來由覺得心底發寒,一股風雨欲來的危機感席捲全身。
“北衛將軍。”元鼎帝淡淡道。
“臣在。”
“替朕前往史府,將人犯捉拿,關入詔獄,司由廷尉親審,不得有誤。”
“喏。”
“南衛將軍。”元鼎帝再吩咐。
“看好東宮,不得走脫一人。”
“喏。”
“京兆尹。”
“臣在”
“收緊城門,即日起戒嚴,非有司公文者,禁止出城。”
“喏。”
一道道命令下達。
整座長安立即化作了一道牢籠,只能進不能出。
東宮。
太子劉驍望著跪在殿下的太子妃,眼神陰晴不定。
這時,心腹太監神色慌張地跑來。
“殿下,東宮被南衛軍包圍。奴才打聽,整座長安從即日起封禁。”
聞言,太子劉驍愣住了,轉而竟大笑起來。
笑著笑著,眼底閃過一抹晶瑩。
“父皇,當真不顧父子情誼。”
心腹連忙勸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