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笑回到王府。
皇宮的金吾衛已經調換了,所以他也不必再去當值。
值守四門的統領都是永安帝還在王府時的宗衛。
每一個都是可以託付性命的。
這也難怪,相比於實力高強卻不可控的侄兒,還是身邊人用著靠譜。
親疏有別本就是人之常情,李常笑心裡自然不會有什麼怨懟。
說到底,他又不是銀子,註定了不會人人都愛。
相反,李常笑對自己的小日子還是很滿意的。
閒來無事便在府裡釣釣魚,溜溜鳥。
不過是將從前的樂趣給找回來罷了。
週而復始,始而復終。
當一個閒散的宗室王爺,在醉生夢死中寥寥餘生。
朝廷肯定樂得他們如此。
有李洛安和青璃陪伴,更是談不上所謂的孤單。
李常笑覺著,這日子是滿足的。
半月後。
高公公到王府傳旨,宣他上殿。
朝堂上。
先前坐著天命帝的位置,現在換成了永安帝。
再仔細觀察,便能發現前排的文武大員各有調動。
丞相司徒尚年老乞骸,永安帝允之。
原吏部尚書宋躍之接任丞相,統領百官。
太后胞兄,禮部侍郎張長齡升任吏部尚書。
國丈錢虔正式就任廷尉一職。
此外,六部的官員都有了大幅變動,不少原寧王黨的官員上位。
最為穩定的,反倒是金吾衛。
因為金吾衛本就是依託皇權存在的,沒有派系之分,唯一聽命的便是皇帝。
永安帝也不至於對他們開刀。
勳貴之列,前排站著一個白髮蒼蒼的老朽。
認出了他的身份,李常笑是真的驚訝了。
武安侯,白漠生。
竟然連他都上朝了。
心念一動,李常笑立刻想到了先帝遺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高鳳公公手握拂塵,行至殿前。
在他的身後,分別站了兩位同樣是朱紫袍的大太監。
正是福順和來福兩位公公。
二人的懷裡揣著明黃之物,更是讓李常笑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肅靜!”
高鳳用尖銳的嗓子厲呵道。
殿下一片寂然。
高順滿意地挑了挑眉,這才繼續開口。
“先帝駕鶴前,留有遺詔。聖君新立,當宣此詔書。”
話音剛落,來福和福順躬著腰走上前,先朝著永安帝拜了拜。
待永安帝點頭後。
二人這才取出了懷中的聖旨。
第一封。
“武安侯戡亂效國,開疆拓土。實乃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晉太尉一職,統帥天下兵馬。”
白漠生走出一步,躬身謝恩。
“臣領旨。”
第二封。
“朕之皇孫喜郡王李常笑,孝友寬厚,溫文肅靜,可封靖王;朕之皇子齊王李慶豐,懈怠職責,以權謀私,大不敬宗廟社稷,今削王爵,貶作冀侯,望汝嚴戒。”
李常笑走出,叩謝皇恩。
至於齊王,因為圈禁的緣故,未能上朝。
稍後會有大太監專門到齊王府傳旨。
不對,該喚作冀侯府了。
冀縣同樣為隴西郡七縣之一,與臨洮侯同屬。
殿下一片寂然。
大臣們心裡卻門兒清。
先帝這一封一貶,自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