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成本,開始放鬆了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一些工人開始偷懶,清理不徹底,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沒有動過。這導致河道在清理後仍然存在著嚴重的淤積問題,甚至有些地方比清理前還要糟糕。
更糟糕的是,由於施工不當,還引發了環境問題。挖掘機的轟鳴和泥沙的堆放,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一些村民找到鄉政府投訴,說他們的菜地,田地受到施工破壞,甚至有村民開始質疑這個工程的合法性和正當性。
張偉開始感覺焦頭爛額。他原本以為只要接下了這個工程,就能輕鬆賺錢,卻沒想到會陷入這樣的困境。他試圖透過增加人手和加班加點來趕進度,但效果並不明顯。他又試圖透過降低工程質量來節省成本,但這樣做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最終,張偉的工程隊因為進度滯後、質量問題和環境問題被村民舉報到市裡,水利局,環保局的聯合調查組迅速介入,工程被迫停工整頓,張偉一時間陷入困境。
面對這突然的變故,張偉心急如焚,又找到齊東偉哭訴。說著自己多麼多麼的不易,說工程艱難,反正就是不停訴苦。
齊東偉看著張偉那狼狽不堪的樣子,心中不禁有些動搖。他雖然貪婪,但也不是完全無情。更何況,他已經收了張偉的錢,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於是,他決定利用自己的關係網,為張偉尋求一條出路。
齊東偉找到吳國忠求助,吳國忠給環保局和水利局打了招呼,指出這是鄉政府的民生工程,要求他們儘快恢復工程的施工,
接到吳國忠的指示,兩家單位解除對張偉工程隊的整改措施。
張偉得知訊息後,立即組織工程隊快馬加鞭地趕進度,為了儘快完成工程,免得夜長夢多。這樣就導致他不得不忽略質量問題,草草了事。儘管他知道,這樣做可能會留下隱患,但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
終於,在張偉的努力下,工程勉強完成。他結算了工程款,又分了一筆好處費給齊東偉。兩人都鬆了一口氣,看似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