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費力,程普擒之!”縱騎挺矛,直取太史慈,二人大戰,殺三十餘合,忽聽劉繇鳴金。太史慈回馬問曰:“我正要捉拿賊將,何故收兵?”劉繇曰:“周瑜用兵凌厲,他趁我在此大戰,昨夜兵襲曲阿,陳武接應周瑜,曲阿已失。我無糧草供應,不可戀戰,速走秣陵。”於是,收軍回寨。
張昭曰:“周瑜已下曲阿,劉繇無心戀戰,今夜劫營,必獲大勝。”是夜,孫策兵分五路,長驅大進。劉繇潰敗,四分五落,太史慈獨力難支,引數騎夜奔涇縣。
陳武,字子烈,廬江郡松滋縣人,身長七尺,面黃睛赤,相貌異常。孫策一見大喜,拜為校尉,命其為先鋒,兵取秣陵。薛禮將兵出迎,陳武引十數騎突入敵陣,斬首五十餘顆,殺得薛禮丟盔卸甲,奔入城中,再也不出。孫策正欲攻城,忽探馬來報:“劉繇、笮融兵取牛渚邸閣!”策大怒,自提人馬,殺奔牛渚。
兩軍旗鼓相對,兵陳於野。劉繇部將於糜挺槍出戰,殺不三合,被孫策生擒,挾於腋下。孫伯符撥馬回陣,繇將樊能挺槍來趕,孫策佯裝不知。軍士大叫:“身後有敵!”眼看點鋼槍直刺孫策後心,策猛回頭,正與樊能五官相對,策立眉瞠目大吼一聲,樊能魂飛,倒撞馬下而死。孫策馬至陣前,丟下於糜,已被挾死。一時,喝死一將,挾死一將,自此,人稱孫策為“小霸王”。孫策引兵衝殺,劉繇大敗,被斬萬餘,大部皆降。劉繇、笮融慌走豫章,往荊州去投劉表。
孫策回軍,再取秣陵,馬至城下,喚薛禮投順。城上放一冷箭,正中孫策左腿,策心生一計,翻身落馬,眾將急救回營。拔箭敷藥,孫策笑曰:“眾將勿驚,此乃一計耳。”中軍詐稱孫策中箭身亡。於是,三軍掛孝,盡打白旗,拔寨而走。薛禮聞報大喜,連夜與驍將張英、陳橫,盡起城中兵馬追殺。忽聽炮響,伏兵四起,孫策橫槍立馬,高聲喝曰:“孫策在此!”敵眾大驚,倒旗拜降。張英撥馬欲走,被陳武一槍刺落馬下,陳橫奔荒,被蔣欽一箭射死,薛禮死於亂軍之中。孫策大勝,馬入秣陵,安民已畢,兵發涇縣。
太史慈在涇縣,又招得山野精壯兩千餘人,正要為劉繇雪恨,孫策兵到。周瑜馬上謂策曰:“涇縣城矮壕淺,可攻三面,留東門敵走。東門外,盡是葦蕩,於此伏兵,必擒太史慈。”孫策遂令三面攻城。當夜,陳武短衣短刀,爬上城頭放火。太史慈見火光大起,料矮城難守,拍馬提槍,出東門而去。
馬行三十餘里,忽見葦蕩夾道,一望無際。正覺人困馬乏,忽聽喊聲四起,太史慈催馬急走,被絆馬索攔翻在地。眾軍擁上,繩捆索綁,押至大寨。孫策出帳,喝退士卒,親解其縛,又脫錦襖與慈,請入帳中。孫策曰:“我知子義乃大丈夫也,劉繇俗輩,不能用公,以致大敗。子義,願降我否?”太史慈見策知己,又相待甚厚,遂降。孫策大喜,設宴慶賀。
酒宴之間,孫策笑曰:“神亭嶺激戰,若子義擒我,肯加害否?”太史慈爽直曰:“未可知也。”眾皆大笑。酒過數巡,太史慈曰:“劉公敗走,士卒離心,慈欲親往招聚散軍,以助明公,不知肯信否?”孫策曰:“子義之言,正合我意,不知幾時能回?”太史慈曰:“明日日中,慈必回營。”孫策曰:“如此,全聽子義。”太史慈拜謝而去。諸將曰:“太史慈此去,必不回矣。”孫策曰:“太史慈信義之人,必不背約。”眾將不信。次日,孫策立杆營門,以觀日影。正恰日中,太史慈引一千餘眾回寨。孫策大喜,眾將皆服。
於是,孫伯符引數萬之眾,連下江東各州縣,守軍開城而降,賊匪望風逃竄。所有降卒,願歸田者,賜以衣糧路資,願從軍者,以酒肉犒賞。張榜安民,秋毫不犯,江東士民大悅,普天同慶,皆稱孫策為“孫郎”。孫策兵勢更盛,乃令其弟孫權與周泰守宣城,自領兵馬,東取吳郡。
時有山賊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