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節主辦方後臺。
辦公室裡。
李善貴和吳正川兩人正坐在茶桌上,互相飲著茶,談笑風生。
他們兩人從年輕時候就開始認識,可以說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
兩人年輕時候,一個就是廚師,一個是美食家。
原本是一個對立的關係。
畢竟美食家要對廚師的廚藝進行點評,這其中難免就會涉及到一些批評的內容。
所以很多時候廚師和美食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隔閡。
比一般的人更嚴重的是,這兩人的關係可以說是水火不容。
見到面都要互相對罵幾句那種。
原因是吳正川20歲出頭就是全國著名的廚師了。
在全國的各種廚藝大賽上獲得了無數的大獎。
可以說是難得一見的天才型廚師。
因此,也讓他有些心高氣傲起來。
俗話說,年輕氣盛嘛。
年紀輕輕就獲得如此成就,換作其他人多多少少也都會有一些驕傲。
而李善貴則是全國著名的美食品鑑家,以對美食的嚴格要求著名。
每次不管吃到誰的作品,都會進行一番詳細的點評。
當然,主要還是集中在批評這一方面。
就算是天皇老子來了也不例外。
他會指出對方菜品不好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原因。
他雖然在烹飪方面不行,但是在吃這一塊,全國至今也沒幾個人能比得上他。
不管是什麼菜品,只要吃上一口,他就大概能判斷得出眼前這食物是怎麼做的。
整個烹飪過程怎麼樣,什麼時候出鍋,能不能進一步改進。
雖然他的點評言辭犀利,但也算有理有據,一般的廚師都沒法反駁。
但吳正川不一樣。
每次點評到吳正川製作的食物時,兩人都要爆發一場口舌大戰。
吳正川堅定聲稱自己廚藝絕對沒問題。
認為李善貴說的都是在瞎扯淡,隨便吃兩口就亂說,根本體會不到自己這道菜的高深境界。
還說李善貴自身廚藝都不行,就對他指指點點的,所以他非常的不滿意。
而李善貴也不服。
他認為只要是自己嘗過的東西,就能深入其中點出其中的優劣。
自己說的一定不會錯的。
吳正川如此自戀,認為自己的烹飪技術沒有問題,沒有可改進的地方,這是對他舌頭的不尊重。
這兩人是一個不服一個,經常在全國性的比賽上互相對罵。
搞得現場尷尬連連。
每次比賽主辦方看到他們兩人都很頭疼,但又沒辦法。
全國頂級的廚藝界,來來回回就那麼一些人,跑都跑不掉。
後來,在20年前的一次全國美食爭霸賽上,看到兩人又再次相遇,主辦方想了一個絕佳的方法解決兩人的問題。
那就是讓雙方的位置調換。
讓李善貴負責製作美食。
而吳正川則是品鑑美食。
一開始雙方都不情願,但在主辦方的極力要求下,也勉為其難地嘗試了一下。
這場身份的調換是當著全國人民電視直播的。
至今很多人都知道。
其實,作為美食家的李善貴基本上不會做菜,甚至可以說連小學生都不如。
就是那種做個番茄炒蛋都能糊的。
他從小到大就是一個純粹的吃貨。
讀書的時候打工賺了點錢就經常全國各地跑。
去品嚐不同地方的美食。
關鍵是每次吃完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