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餘和沈青青對視一眼,頗有些哭笑不得。
今天無人機幾起幾落,兩塊電池都快乾光了,連個鳥毛都沒找見。
這會無人機返航充電了,偏偏鳥群自動出現在眼前。
一時之間,兩人都有點恍惚,到底是幾分天註定,幾分靠打拼?
不過兩人很快醒悟過來,魚獲當前,哪還有時間想這些有的沒的。
“青青,我去準備圍網,你仔細下聲吶!”
周餘一拍腦門,撒丫子就往儲物倉跑。沈青青則一把將車鍾推到頂,渡鴉號船速拉滿,往海鳥群的直追過去。
所謂望山跑死馬,此時海上風平浪靜,能見度極佳。雖然天際的‘鳥雲’清晰可見,實際上距離還在十幾海里外。
等周餘把兩張圍網、抄網都搬上平臺,渡鴉號還都沒追上鳥群的尾巴。
趕不上魚群,就沒法知道魚的種類和大小,也就沒法選定用哪一張圍網。
周餘無奈,只好又跑回駕駛艙,等著魚群進到聲吶的精測範圍。
又過了十多分鐘,聲吶回波上終於顯示出大堆的光點。雖然個頭不算太大,但是數量著實不小。
兩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這種四五十厘米的魚,個頭不大不小,用圍網剛剛好。
“青青,這回是什麼魚?”
沈青青的眉頭又開始打結了,自打進了西太平洋,來的都是新鮮玩意,還真夠考驗人的。
沉吟了足有十多秒,沈青青才不太確定的說道:
“可能、好像、應該是青幹金槍魚!”
青幹金槍魚?這玩意兩人都見過呀!
四大內海里東海和南海都有。只不過在東海難得一見,南海還零星有一些。
這東西比起黃鰭金槍魚和大眼金槍魚都小了十來號。成體也才40-70厘米,重不過十多斤而已。
大概是體型相近的原因。青幹金槍魚經常和鰹魚混在一起。
兩人之前多次捕到鰹魚群,每次裡邊都混幾條青幹金槍魚。因為數量太少,基本都當做鰹魚一起賣了。
其實青幹金槍魚的價格雖比不上大眼和長鰭,但是比起鰹魚還是貴的多了。
沒想到在西太平洋,青幹金槍魚的種群這麼驚人,這一大群起碼數百條,規模起碼算是個中型群落了。
周餘大喜過望,這一趟跑出來一個多星期了,總算是逮著好東西了。
兩人快速的交換了意見,依然由沈青青開船,釋出指令。周餘則到平臺做最後的準備。
渡鴉號一個急轉,開始往魚群前方繞去。周餘則小跑著到平臺,把大眼圍網一端的綱繩綁到絞車上。
渡鴉號空間有限,平臺這擺一張圍網就已經無處落腳,另一張圍網則被他用油壓車,快速的拖回儲物倉艙中。
還好其他的工具早就備好,沒耽誤什麼時間。周餘這邊剛安置妥當返回平臺,對講機裡沈青青已經發出了指令:
“周餘,拋網!”
周餘早就抱著圍網的在平臺待命,聞言立刻雙臂一振,把大堆的網帶,帶著浮子沉子和拖網船一起扔下海。
在鉛墜的重力拉扯下,一折折的網帶快速的展開。
渡鴉號速度拉滿,從魚群的前方正中部,劃出一道弧線,兜頭往魚群另一側繞去。
圍網一下水,周餘立刻撿起一旁的遙控器,操控著拖網船往魚群另一側駛去。
這是兩人多次操練圍網後,總結出的最新戰術。
渡鴉號在魚群前方正中處下網,然後和拖網船一左一右,迎著魚群的方向拖動網帶。
當魚群前行百米,碰到圍網的時候,左右兩船拉扯著網帶已經佈設了u型口袋陣。
整個魚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