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剷除奸邪兇惡的敵人,復興漢朝,回到原來的都城:
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於陛下的職責本分。
至於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不能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言論,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揭示他們的過失。
陛下也應該自己思慮謀劃,徵求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明察和採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
我接受您的恩澤,心中非常感激!
如今就要遠離陛下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淚水,也不知說了些什麼。
後主看完表章說道:
“相父南征,長途跋涉歷經艱難;剛剛回到都城,還沒坐安穩;現在又想要北征,恐怕勞神費心。”
孔明說道:
“我承受先帝託孤的重任,日夜不曾有懈怠。”
“如今南方已經平定,可以沒有內部的顧慮;不在此時討伐賊人,恢復中原,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忽然在官員行列中太史譙周出來上奏道:
“我夜裡觀察天象,北方的旺氣正旺盛,星宿明亮加倍,不能謀取啊。”
於是看著孔明道:
“丞相深通天文,為什麼勉強行事?”
孔明說道:
“天道變化無常,怎麼可以拘泥固執?”
“我如今暫且把軍隊駐紮在漢中,觀察他們的動靜然後行動。”
譙周苦苦勸諫,孔明不聽從。
於是孔明就留下郭攸之、董允、費禕等人擔任侍中,總管宮中的事務。
又留下向寵擔任大將,統領監督御林軍馬;
蔣琬擔任參軍;
張裔擔任長史,掌管丞相府的事務;
杜瓊擔任諫議大夫;
杜微、楊洪擔任尚書;
孟光、來敏擔任祭酒;
尹默、李擔任博士;
郤正、費詩擔任秘書;
譙周擔任太史:
朝廷內外的文武官員一百多人,共同治理蜀中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