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廣袤的田野顯得格外空曠。秋收已然落下帷幕,而小麥的種植也進入了尾聲階段。
間或能看到一些辛苦的農民,正抓緊時間完成最後的播種工作。
放眼望去,大片大片裸露在外的黃土地呈現眼前,其間散佈著幾塊綠意盎然的花手絹,等走近了再看,竟是農戶特意留在地頭的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小菜園,蘿蔔和白菜為主,還有黑白菜,上海青,蒜苗…
由於地勢高低起伏所形成的一道道地埂之上,盛開著一叢叢金黃色的野菊花,宛如一條條形態各異、色彩絢麗的金色圍巾,隨意的纏繞在丘陵之上。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虞青陽揹著一根四五米長的竹杆,腳步輕快地走在田間小路之上,盡情欣賞著這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恍若置身於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
虞青鳳挑著一副筐子,虞青荷提著一隻小竹筐,三人步履歡快,十幾分鍾後,走進山下的一條小溝窩裡,來到自家開墾的荒地。
荒地的四周,錯落有致地栽種著十來棵比碗口略粗的慄樹,其中有兩棵樹上還掛滿了刺包,彷彿在告訴人們,它們屬於晚熟的品種。
板栗的品種繁多,若以時間為維度,早熟的板栗猶如那八月十五的圓月,應時成熟,但也容易生蟲,比主流產品早了半個月。
而這兩棵晚熟的慄樹,則宛如一位姍姍來遲的美人,雖比主流品種晚了半個多月,卻有著不易生蟲的最大優點!
板栗營養價值很高,有健腸胃益腎氣的功效!
虞青陽將長竹杆靠在樹上,猴子一般爬上樹,揮舞起杆子敲打起來。
虞青鳳喊道:“青陽,小心些,別摔下來啦。”
虞青荷仰著脖子說:“俺哥爬樹爬的真熟練。”
虞青陽在樹上回道:“這有啥,你們在下面看著就行。”
說話間,一個個慄刺包子、慄米子像下雨似的掉落下來。
不一會兒,地上就落滿了慄刺包子。
虞青鳳和虞青荷各自尋個長勢均勻的叉樹技,折下來,稍一修整,就成為一個簡易的樹夾子,然後夾起一個個刺球放進筐裡。
虞青陽從樹上溜下來,拿起剪刀剝開一個慄刺包子,取出裡面的三顆大栗子,栗子飽滿黑紅髮亮。
虞青陽咬開殼,嚐了一口:“香甜可口,好吃。”
虞青荷笑著說:“我撿著吃著都沒停過,越嚼越香。”
虞青鳳說:“今年的栗子長得真好,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三人興高采烈地彎著腰撿著板栗,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由於裂開口的慄刺包比較多,虞青荷帶來的小竹筐裡很快已經裝滿了一顆顆飽滿而色澤紅潤的板栗,看著確實吸引人。
不僅如此,那兩個原本用來裝板栗的大筐現在也被填滿了一個個渾身長滿尖刺的“慄刺包子”。
這些“慄刺包子”就像一個個小刺蝟,讓人不敢輕易觸碰。它們與那些光滑圓潤的板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一絲趣味和奇特感。
不過,地上還有好多“慄刺包子”等著裝筐呢,但這完全不影響三人的好心情。
虞青陽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
“好了,我們出發吧,等會兒還得再來挑一趟呢。”。
三人心中滿懷喜悅,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往家趕。
一路上,他們有說有笑,虞青陽和六姐虞青鳳輪流挑起沉重的擔子,一人累了便換另一人繼續前行。
就這樣,他們走走停停,堅持著往返了兩次,終於將所有板栗都搬運回了家中。
儘管身體略顯疲態,但望著家中那一堆新鮮的板栗,他們的臉上皆浮現滿滿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