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環快速、飛得遠、精度高、抗風好。
寬環適合拋投重型飛餌與快速下沉主線。
一個環,又細分成幾部分:leadg ed,fly leg or leg,rod leg or botto leg;
國內習慣譯作:環尖,上腿,下腿。
若想把擬餌準確且栩栩如生地落在要落的點,就必須要飛出一個完美的環。
簡單來說,操作如下:
1)揮竿帶動主線作加速;
2)手臂動作→竿尖路徑;
3)竿尖路徑→線環形狀;
4)觀察-修正手及手臂動作,確定竿尖路徑;
5)停竿,主線不減速;
6)主線越過竿尖,在空中形成預設的環軌跡。
聽起來的確很簡單是不是?
但從揮竿→停竿→出線→成環,僅是眨眼的瞬間。
在這眨眼的瞬間裡,竿子的硬度、調性與長短,加速是否均勻、是否保持恆定加速度,握竿及控輪的指法,水裡站姿選哪種,拋竿是深拋滾拋假拋還是斯貝拋,拋投弧有沒匹配竿身的彎曲,竿尖移動路徑是不是直線slp……
統統要釣手判斷與考量。
而停竿,亦非一直停,當主線越過竿尖完全拉直時,釣手即要做下一次拋投。
在停與拋之間,釣手務必要尋到適當的節點,方能在水面做出平滑的線轉換、不抽鞭,最終,實現線環大小、形狀、寬窄均可控。
個麼,航拍慢鏡頭下,小白們看起來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果綠色主線,在懂行的人眼裡,卻是一個路徑清晰、寬窄適中、環尖曼妙、上下腿平行、延展無滯、抗風性強、迴圈良好、空氣阻力低、精度高準的柺杖糖形線環。
&ldo;太牛逼了!&rdo;
&ldo;給跪了!&rdo;
&ldo;膝蓋已碎!&rdo;
&ldo;神級操作!&rdo;
&ldo;千里扯&rdo;微信群,吳越於昊範曉光和後進群的路野旅拍的幾人兒,原來也守著電腦在翻牆看直播。
&ldo;怪不得僧哥水漂打得那麼贊……&rdo;徐鐸在群裡嘆。
展翼秒介面:&ldo;是啊!這置身激流隔根竿兒,尚能把線組操縱得無比瀟灑又自如,岸上直接拿手撇石頭,角度力度和速度,豈非更易把握不是嗎!&rdo;
漁具廠會議室,傅衍摁住通話鍵,對群裡和身邊兒的人喃喃:&ldo;上次我偶對戰盛子浩,我表舅也在場,他看了我偶下漂的準頭,回來就跟我說,我偶飛釣功底必然很強悍。&rdo;
吳越說:&ldo;啊、對!你表舅跟我和寒山也提過。我當時不信……沒想到,你表舅釣技雖然不咋滴,眼力倒是不差的。&rdo;
傅衍:&ldo;嘿嘿,吳總,不說我表舅,單說您‐‐其實您現在擱這兒就看一樂呵吧?我偶具體強在哪兒,您根本摸不著頭腦是不是?&rdo;
吳越:&ldo;噯,這熊孩子!替你表舅撐口袋‐‐損我!&rdo;
一群人鬥嘴打屁的當兒,世錦賽開幕曲結束。
天光忽明,背景轉換,一眾選手兩兩跨上漂流艇。漂流艇定員二。每艇後頭,另跟一艘護航艇,護航艇定員三,分坐兩名比賽監督,一名攝像。
這辰光給到桑湉的鏡頭就不多了。畢竟,浩浩蕩蕩一票人呢。
然鏡頭一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