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光芒。
全場百分之八十的燈光都關閉了,漆黑的舞臺之上,只有彷彿螢火蟲燈般的亮光分別灑落在潔白的鋼琴上,以及鋼琴前一左一右的金鐘權和劉在石兩人的身上。
“接下來這首歌是我用在石哥的青春歷練所譜寫出來的,裡面記錄了一個不一樣的劉在石,希望一會在聽的過程中,大家可以安安穩穩的傾聽,不需要掌聲,也不需要歡呼,只是靜靜的,閉上眼,去回想你們記憶深處,那或酸澀或甜蜜的往事。”金鐘權語氣輕柔的開口說道。
之前的舞臺都太嗨了一些,觀眾們都還沉浸在極度興奮的情緒當中,所以金鐘權才會透過這種方式來讓大家將情緒冷卻下來,可以更好的體驗接下來這首歌的意境。
劉在石沒有去聽金鐘權說了什麼,周圍的一切都被他所遮蔽掉了,過往的種種,開心,不開心的往事,紛沓而至,從他眼前一閃而過,這種玄奧的狀態讓他拋卻了所有的負面情緒,緊張,擔心統統遠離了他。
他現在只有一個信念,將這個‘故事’講好!
清亮的鋼琴聲響起,劉在石那並不好聽卻一聽就知道是他的聲音,透過電流,傳達到音箱,輕輕的盪漾在每個觀眾的耳邊。
“在我二十歲的時候,艱難地度過每天”
“每當不安地躺在床上時”
“明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擔心著”
或許劉在石的音色並不好聽,或許劉在石的唱功就是個ktv水準,或許隨便換個歌手上去都能唱的比他強一百倍,一萬倍!
但是!
這是他的故事!
當他透過這種方式講訴他自身的故事的時候,很多感性的觀眾就已經眼圈一紅,有些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而當那些熟悉劉在石,知道他過往的觀眾聽到他不知道在問誰,或是在向上天擔心迷茫的發問“明天做什麼?明天我能做什麼?”的時候,很多人直接捂住了嘴,眼淚已經流了出來。
真正的好音樂從來都不是靠技巧去征服聽眾的,而是靠裡面所包含的情感去感動每一個人。
很顯然,金鐘權在聽了劉在石的經歷後,一氣呵成完成的這首《言之命至》,就有這種魔力。
而當這首歌的演唱者正是劉在石本人的時候,這其中的情感共鳴已經達到了最高的極限,要不然也不會只是寥寥幾句歌詞就唱哭了這麼多人。
不止是這些觀眾們,後臺一樣在關注舞臺的無挑成員們也都紛紛紅了眼眶,劉在石吃過的苦遭過的罪,他們這些人同樣經歷了很多,而且越是瞭解劉在石這樣一個人,在聽他唱出這樣直達人心的歌詞的時候,所受到的震撼和酸楚就越多。
正因為了解,所以懂得。
一直都是在人前嘻嘻哈哈的河東勳,更是直接仰起了頭,不讓眼眶中的淚水落下,也不想讓大家看到自己軟弱的一面。
劉在石唱完了第一小節之後,金鐘權也接著繼續往下唱,但是不知為什麼,明明金鐘權唱的比劉在石好聽多了,但觀眾們卻是認為剛才劉在石唱的更加的讓人感動。
這一點,舞臺上的金鐘權也同樣承認,或許不論誰來唱這首歌都是同樣的結果,因為這首歌真正的演唱者只有一個,是真正的‘一人一歌’,如果金鐘權開頭的時候,不說那些話,可能還會好一點,但是當觀眾們已經把自身的情緒帶入了劉在石的故事當中,這個標籤就已經是不可磨滅的了。
“言之命至~言之命至~”
當劉在石顫抖著唱出這句歌詞的時候,很多人身上立刻起滿了一層又一層的雞皮疙瘩,這是他們跟劉在石透過這首歌而產生的情感共鳴的最佳明證。
劉在石的每一個顫音,彷彿都顫在了他們的心頭上,這是內心的震動。
想想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