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淡定了。他們作詩哪像姜澈那樣信手拈來,單是押四韻就要苦苦雕琢,眾人此刻正在抓耳撓腮,卻還是寫不出來一首滿意的詩詞。
要是大家都這樣還好,可是先前看到幾次入彩的華光在映照於考場之上,更讓人震驚的是其中還有一首為七彩詩。這些優秀的考生刺激著他們的神經,讓他們不敢鬆懈。
這部分考生只能是對著蠟燭,在那裡苦思冥想,不知道明天多少人會有黑眼圈。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聲音在吶喊:不,臣妾做不到啊!
在姜澈側後方不遠處的一間號舍中,之前那位作出‘朝成暮遍’詩的那位俊美考生,也感覺到姜澈那邊造成的動靜,帶著些許羨慕望向七彩華光;“不知是哪位寫出的佳作?什麼時候我也可以寫出五彩、七彩詩呀?”
明遠樓上的幾位考官那邊也不好過,幾人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什麼可用的辦法。最後王天培只得無奈道:“算了,實在不行就等到最後閱卷的時候再看七彩詩吧。”
徐啟明捋了捋鬍子:“哎,這小子要是我的徒弟,非得狠狠揍他一頓解氣。”其他幾人都贊同地點點頭,這小子屬實不當人子,寫出好詩還要藏起來,其他考生難不成能偷看到?
被人吊著胃口的滋味最是不好受,幾位考官鼠爪撓心,今天晚上肯定是睡不好覺了。
不過,發生在其他人那裡的事情姜澈毫不知情,他此刻已經躺在硬木板上,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第二天姜澈被公雞的打鳴聲叫醒,睜開眼,看到天已經曚曚亮。
“哎,這床板還怪硬嘞,真是硌得慌呀。”某人已經忘記自己穿越來第一晚睡在青石板上的窘迫姿態。
姜澈站起來活動了一下身子,又做了一套晨間廣播體操,然後美美地享用早餐。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經過一夜的休息,姜澈調整好了狀態,著手於策論的選擇。
策,古代考試以提問書之於紙上,令應試者作答,稱為‘策問’,簡稱為‘策’,後來就演變成為一種文體,《後漢書·邊韶傳》中有:著詩、頌、碑、銘、書、策凡十五篇。自兩漢以來策論在中國就是一種重要的文體。
姜澈昨天晚上也不是光睡覺不動腦子,他已經初步有了思路。
:()儒門為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