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寶深思熟慮後,覺得這個病案過於複雜。年齡大了,各個器官功能都在衰減,所以從四診來看,所有地方都有問題。
要想抓住主症,很困難,中醫治病必求其本,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
先天之本的強弱,是出生之前就註定了的,當然了後天的調養也能改善。但是最主要還是需要透過,後天之本來改善。
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來看,大量的喝水,肯定嚴重的傷害了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常年累月不良習慣的積累,讓所有臟器功能都在減弱,所以各種症狀蜂起,互相交織,造成辨證困難。
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要解決胃虛的問題,經過一晚上的考慮,丁家寶開了柴胡龍牡湯與苓桂術甘湯合方,這次他有十足的把握。
柴胡12克,黃芩9克、太子參9克、半夏15克、桂枝9克、茯苓12克、炒白朮18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生薑三片、大棗五枚。
丁家寶這回給開了五副藥,因為五天之後就是年三十了。再就是這個患者的病程長,所以第一次的方,需要的劑次也就多了。
第二天一早,就讓藥房按照方子抓藥煎藥,兩天後,老太太頭暈眼花視物不清的症狀就完全消失了。
考慮到經濟因素,家屬提出是不是可以回家服藥,丁家寶爽快地答應了。並且告訴家屬,不管有效無效,一定要將實際情況反饋過來。
如果前幾次能得到有效的反饋,有可能就不會拖這麼久了,醫患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說是治病最重要的環節。
年三十那天,患者家屬如約而至。服藥效果非常好,其他症狀都消失了,只是高血壓高血脂,口腔潰瘍這種不定期犯的病,不知道好沒好。
總之,丁家寶又獲得了病人和家屬的信任,他說讓少喝水,病人也完全照做。他讓及時反饋,家屬也完全沒有懈怠。
透過這個案例和訾敏的案例,丁家寶醞釀著要寫一篇關於喝水與健康的論文。
他覺得太有必要將這個常識告訴大家了,毫無依據的多喝水,真的會導致嚴重的疾病。
多吃多喝,都是傷害胃氣的罪魁禍首,如果脾胃好,就要八分飽。
也就是俗話說的,飯吃八分飽,醫生不用找,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很奇怪的是,少吃飯,大家都能理解,為什麼少喝水,大家就理解不了呢?難道水不是從口入胃,不用透過胃的運化嗎?
但是這個,真還不能說是大家不懂常識。最主要的,還是那些沽名釣譽的專家學者的錯誤引導,再加上一些醫術不精的醫生的人云亦云,而導致的。
就連丁家寶自己也是,以前從來沒考慮過,多喝水會有問題。接觸了一些特殊案例後,才開始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淺薄。
事實上,這個問題在黃帝內經中早有論述,只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因為古典醫籍,其言甚簡,要想領悟其中含義,沒有一定的功力和閱歷,還有超高的悟性還真不行。
《黃帝內經》原文摘錄: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
讀聖賢之書,而不懂夫子微言大義,殆已、殆已。
年三十當天上午,給老太太開了半個月的六君子丸,主要就是讓補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