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圍繞丁縣長的需求選的。最終其實也是和丁縣長一起的工作經歷,讓他有機會實現這步跨越。
要是再年輕幾歲,那自己又可以趕上這第二次機會,那該多好啊,可惜現實就是這麼無奈。
好在如果成功了,自己也能在副廳級位子上退休,但是如果今年年前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那估計自己的美夢也終將落空。
還有一些處於尷尬年齡段的老幹部,都在感嘆自己的生不逢時。但是他們也就在心裡感慨一下,對於工作上還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丁縣長掌握局勢以來,有一個很明顯的用人條件就是年齡,一般什麼機會都是優先那些四十歲以下的幹部。
這也沒辦法,人家才三十出頭,誰也不願意成天和一幫老頭子工作,思維僵化不說,精力體力都跟不上。
現在要是還不好好工作,說不定就被丁縣長找到替換的理由,被趁機換成年輕人。
丁家寶在去了幾次省裡後,對這件事充滿了信心。武進縣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開始有意識地向五道溝鄉傾斜。
現在縣裡的財政情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舊城改造就開始逐步實施。但是丁縣長卻一直在嚴格控制縣城的規模,不允許佔用郊區的農田。
,!
由於銅礦和銅廠這兩年的產量都達到了滿負荷,再加上營商環境的改善,很多從事金屬深加工的企業來五道溝尋找投資機會。
生產企業多了,各種服務也會跟上,對人員的需求自然就會增加,這樣也就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本來這裡一直就不缺機會,現在新工廠不停投產,讓這個鄉的外來人口數量逐漸超過了本地村民數量。
現在丁縣長對五道溝基礎設施的建設,又給與了最大程度的支援,讓這個原本就富裕的鄉,逐漸地有了縣城的雛形。
省裡將方案提上去後,丁家寶乾脆也不再掩飾,直接讓規劃局和城建局牽頭,按照容納一百萬人的標準,來設計五道溝鄉的新城。
他要將以前的鄉政府所在的聯合村,和銅廠職工生活區,銅礦職工生活區,變成一個整體。
這樣一來,有幾個小山頭和山溝,都需要被修整成平地,供水、供電、排水、道路交通等的建設,都是一個個非常浩大工程。
工程專案多了,發家致富的機會也就多了。以前縣城的這類公司,還是以本地人為主,這兩年開始外來企業逐漸變成了主流。
楊建兵也是這類專案的受益者,他從一個小包工頭,不到三年的時間變成了一個身價上億的大老闆。
剛開始承包的專案就是景區停車場、商業區的建設,還有就是道路施工方面的工程。
現在這些專案,都交給了楊大妮的老公趙斌,和兒子鐵蛋、女婿張超三個小輩去做,自己主要就是維護關係,尋找更大的專案。
“家寶,你看三道溝那邊三塊地皮,二哥有沒有機會拿下一塊。”
楊建兵這些年很少找丁家寶,這次專案對他來說很重要,於是直接過來探探口氣。
他已經得到確切訊息,三道溝地區整體改造,現在土地平整和電力、給排水這類的工程招標已經完畢。
再說自己也沒有這方面的資質,想參與也沒有資格。去年剛拿到房地產開發資質,想著進軍房地產業。
“這三塊兒地皮都太大,二哥能吃得下?”丁家寶是確實奇怪,楊建兵這兩年賺錢了他倒是知道,但不至於能有這麼大的實力吧。
現在計劃拍賣的是新城區最核心的,這三塊地皮都屬於綜合地塊,商業地產和居民區都包含。
只要這三塊建起來了,可以輻射在五道溝鄉周圍十公里範圍內工廠內工作的,十幾萬的外來人口。
而且這裡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