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瞪了李承乾一眼,隨後冷哼了一聲,感覺臉上有些掛不住。
“那你說說看,大唐應該如何做?”
李承乾轉頭看向李二。
“那要看在父皇眼中,誰才是大唐目前真正的敵人了。”
李二默然,他糾結的原因也在此。
此次若是出兵吐蕃,最直接造成的影響,便是未來多年內,無法再出兵高句麗。
當初楊廣三徵高句麗而敗,使得隋朝國力消耗嚴重,政局動盪。
百姓民不聊生,直接導致各處起義,致使隋朝亡。
這是對後世皇帝的警醒,卻也似乎變成了對於功勞的評判。
不管他人如何想,在李二心中,這便是豐功偉績,不過有楊廣先例在前,李二這些年一直養精蓄銳。
他需要一次擊垮高句麗,他要向百姓宣誓,向後代史書宣誓。
他楊廣未能做到的事,我李二做到了!
李二看向李承乾。
“若是大唐不出兵,那你覺得此次應當幫哪一方?”
李承乾自然明白李二口中的哪一方是何意思。
如今局面已經很明顯了,吐蕃都城此刻應當正在上演奪權的一幕。
李承乾脫口而出。
“松贊干布。”
李二微微挑眉,隨後嘴角露出狐狸般的微笑。
“這才多久,魂都被那吐蕃丫頭勾走了。”
李二雖然在笑,但他的眼中卻閃爍著意味不明的目色。
若是仔細去看,其中夾雜著寒意。
李承乾白了一眼李二,若不是因為身份,他真想用手指著李二的腦袋,問問他腦袋裡裝的到底都是什麼玩意。
李承乾選擇松贊干布,是因為大唐歷史上並沒有記錄此次事件。
那麼擺在李承乾面前的,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歷史悄然改變了。
不過李承乾更傾向於第二個可能,畢竟第一個可能,機率太低了。
若是大唐發生的事有些因為他的到來而改變,李承乾還可以相信。
可吐蕃離大唐那麼遠,李承乾不相信因為自己,整個吐蕃政權都會改變。
與此相比,第二個可能則顯得順理成章了許多。
歷史上的勝利者本就是松贊干布,這件事看起來或許很嚴重,但對於松贊干布來說,不一定。
所以未曾記錄,也似乎說的通。
畢竟如今他們的推測,全都來自於那個想要奪取吐蕃政權的勢力。
“父皇,你覺得兒臣會因為一個女人做出影響整個大唐的決定?”
“會。”
李承乾:“……”
……
與此同時,遠在天邊的吐蕃都城此刻也顯得尤為怪異。
原本繁華的都城如今變得蕭條許多,街邊的小販也不見蹤跡。
往日最為擁擠的路道,此刻也不見一人。
家家閉門,足不出戶。
吐蕃都城有如此景象,全都源自於一個月前松贊干布親自發出的一道命令。
封城!
吐蕃王宮。
原本松贊干布的王座上,此刻卻坐著一個相貌平平無奇的中年男子。
而在他的身前,正跪著一個半戴面具的女子。
“如何。”
淡淡的聲音從中年男子喉嚨發出,雖然有些沙啞,但極具威嚴性。
“大人,幾乎搜遍了整個吐蕃都城,卻還是沒有搜到松贊干布。屬下懷疑,他是不是已經逃出吐蕃都城了。”
中年男子臉上沒有任何神情,只是愛惜的摸了摸身下的王座。
“他若是逃出了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