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4/4頁)

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

人心感於五行,在於音樂,在於食味,在於色彩。如果覺得“美”,就是“五行順布”,反之就會覺的“醜”。

“禮”作用在人際關係上,使人際關係順和。“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五行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禮的最終目的,是“國有禮,官有御,事有職,禮有序。”

《中庸》篇闡述“中庸之道”,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

鄭玄注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

北宋理學家程頤在《河南程氏遺書》中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南宋理學家朱熹在《四書集註》中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庸之道即忠恕之道。“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要求人們從忠恕之道做起。子事父以孝,臣事君以忠,弟事兄以敬,交朋友以誠,此即忠;“施之己而不願,亦弗施於人”,此即恕。

明末清初傑出思想家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說:“然則忠恕,君子之道也。”

《中庸》之“道”,包括以下內容:

一、道不遠人,人不離道。遠人者非道,離道者非人。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雖獨處隱微,亦不當離道,雖不見不聞,亦不能不存戒慎恐懼之心;

二、道是天命的體現。“道”有神性,高高在上,鑑臨人間。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三、“道”即中和、中庸之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舜“執兩用中”;顏子“擇乎中庸”;南方之強“寬柔以教”,剛柔相濟之中庸;出世入世、富貴貧賤、上位下位之中庸;

四、“道”有不同層次:一是“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二是“聖人之道”,即一般人須臾不可離的道。不過,一般人處於百姓日用而不知,唯聖人知之,所以聖人達到了很高的境界,“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後行。”

五、得道者有德,有德者為政,德政合一。德字的古文是“悳”,從直從心。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大德者必受命。

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的關係準則:“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即智、仁、勇。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要靠“誠”。

“誠”是天道的本然屬性。《中庸》認為,“誠者,天之道也。”它與天俱來,“自成”無依,超越萬有。天地萬物在產生時,便具有了天然的本性。它作為萬物生化的終極依據流行於萬物之中,生生

最新小說: 傳說之下救贖傳說 超高校學府 破碎時空之瑪法大陸 全民求生:從系統下線開始 無限白帝 三世沉淪之傾世半妖 終極一家之柔情似宇 主文野:失憶後我繫結了樂子系統 【王俊凱】盛夏的黃桷樹 成神從地縛靈開始 網遊之共生 巡遊之影 柯南!快看,你爸爸過來了! 從搭上NBA末班車開始 神印王座無冕之王 崩壞之下,我想成為一盞明星 柯南:不平行戀愛日記 崩鐵:出雲往事 做個任務,漂亮寶貝把自己搭上了 世紀豪門從港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