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贍受到託付,守住壽州城。
整個三月都是持續的大戰。
而大周柴榮拒絕了李璟的求和後,反而堅定了李璟大戰的決心。
但是大周皇帝柴榮做了一件事情,在他的脅迫下,李德明同意回去勸說南唐李璟,投降割地。
李德明也只是單純想要活命,被孫忌換回來後,他勸說李璟投降。
在宋齊丘等人的勸說下,李璟斬殺了李德明。
大唐一時間人心惶惶, 很縣城的百姓也紛紛投降。
期間李璟還派遣秘,悄悄前往契丹,把求救迷信藏於蠟丸之中,卻被周人所截獲。更惹怒了柴榮。
用更加猛烈的兵勢,攻打南唐。
此時江淮沿岸,是華夏大地最焦灼的戰場,雙方動員兵力,超過十萬,全線作戰。
是最大的兩個國家的國戰!
直到三月下旬,事情終於有了轉機。
李璟的另一個兒子,皇子燕王李弘冀,抵抗吳越錢氏(今江蘇、福建)。
吳越錢氏知道南唐前方戰事膠灼,趁機發兵攻打常州。
三月春寒料峭,更寒冷的吳越士兵的攻擊。
吳越將士如潮水般湧向常州外城,他們帶著熊熊野心與嗜血的渴望。
戰鼓擂動,震得城牆上的磚石彷彿都在顫抖。
吳越軍的雲梯一架架豎起,士兵們吶喊著攀爬而上,箭矢如暴雨傾瀉,雙方在城牆上下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常州團練使趙仁澤身先士卒,他那玄色戰袍早已被鮮血浸透。
他揮舞著手中的長劍,每一次斬擊都帶著誓死守城的決心。
然而敵眾我寡,吳越軍一波又一波地衝鋒,常州外城郊最終還是被攻陷。
趙仁澤望著失守的城池,眼中滿是不甘與悲壯。
他高呼著“此城即吾之墳墓”。
繼續率領殘兵做最後的抵抗,直至身中數創,壯烈殉國。
當燕王李弘冀聞知常州告急、趙仁澤殉國的噩耗時,他雙眸之中驟然燃起熊熊怒火。
他本是駐守潤州(江蘇鎮江)而今趙仁澤殉國,他也是十分危險,可是李弘冀也堅守不退。
正巧朝廷派遣將領柴克宏去解決吳越,守衛常州。
柴克宏率領著一支看起來極為寒酸的隊伍路過潤州,他正奉朝廷之命前去救援常州。
在潤州城內,路過的柴克用遇見了燕王李弘冀。
李弘冀站在高高的城樓上,目光如炬地注視著遠處緩緩駛來的隊伍
那隊伍中計程車兵,都是年老體衰之人,哪裡是什麼精兵!
柴克用手下十足,兵器更是慘不忍睹,不是缺了刃就是斷了柄,有些劍甚至連劍尖都彎曲了,斧頭的斧刃上滿是缺口。
盔甲上鏽跡斑駁,彷彿多年未曾保養過一般,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露出了裡面的破布。
“柴將軍,這就是朝廷給你的兵馬器械?”
李弘冀皺著眉頭問道,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與不滿,聲音裡帶著幾分難以置信。
“這等模樣,如何能去救援常州?”
柴克宏抱拳行禮,一臉無奈地說道:“殿下,下官也是實在無奈啊!”
“朝廷如今兵馬都在淮河大戰,那邊戰事吃緊,能撥給下官的,就只有這些老弱殘兵了!”
“這兵器盔甲,是樞密使李徵古給的。他還不斷催促下官,說若是作戰不利,就要換掉下官。下官多次向他說明情況,可他卻充耳不聞,只是一味地催促。”
李弘冀聽後冷笑一聲!
“李徵古此舉實在不當!”
“柴將軍,莫要被那些朝堂瑣事所擾,你儘管放手一搏,救援常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