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李璟命諸道兵馬元帥齊王李景達對抗大周
壽州節度使劉仁贍,派遣軍校陳延貞,收服了泰州。
局勢才終於緩和下來。
可是從正月出兵,到現在,這四個月的時間,兩個國家不論投入的戰力,還是打仗的強度,都超乎了想象。
幾乎每一尺土地都染上了鮮血。
每一處戰場,都有戰死將軍。
李從嘉自從結束了南平之戰後,回到嶽州發展民生,休養生息。
他知道明年才是真正的決戰時刻。
此時既然自己沒有上戰場的機會,那就好好珍惜這片刻的時間,休整部隊。
北地人騎兵兇猛, 萬馬奔騰能橫掃一切,野戰無敵。
李從嘉針對大周騎兵,著手訓練槍兵。
李從嘉深知大周騎兵的厲害,那如鐵流般奔湧而來的騎陣,曾無數次在戰場上將敵軍衝得七零八落。
他站在校場上,目光深沉地望著眼前正在訓練的一隊隊長槍兵。
四年前,他第一次出使嶽州時,就是訓練弓弩兵。
在湘江沿岸多次大戰,也都是依靠著戰船弓弩而取勝,他的軍隊多是弓兵為主。
在城防戰中或許能發揮不小的作用,可一旦到了野戰,面對大周騎兵那高速衝擊、靈活機動的優勢,弓兵就如同脆弱的蘆葦,難以抵擋狂風暴雨般的騎兵衝鋒。
於是,他下定決心要改變這種局面。
為明年做準備!
李從嘉開始精心挑選身強力壯計程車兵組建長槍兵隊伍。
這些士兵每日天不亮便要開始訓練,陽光灑在校場上的時候,他們已經揮汗如雨。
長槍沉重,初練時不少士兵連舉著槍站穩都困難,更別提靈活運用了。
日復一日,那些原本笨拙計程車兵漸漸掌握了長槍的使用技巧。
他們學會了如何以整齊劃一的步伐前進,如何將長槍斜舉形成一片密林般的槍陣,等待著敵軍騎兵撞上來。
在這個過程中,他還發現有些士兵天賦異稟,不僅擅長使用長槍,還能熟練掌握大戟這種更加複雜的武器。
大戟的使用要求更高的力量與技巧,它可以鉤馬腿,也能刺擊敵人。
隨著訓練的深入,越來越多計程車兵能夠熟練運用大戟。
這使得整個部隊的戰術變得更加多樣化。
當長槍兵組成嚴密的方陣時,大戟兵可以在側翼進行輔助攻擊,或是在關鍵時刻突破敵軍陣型中的薄弱環節。
“主公,秦再雄傳來最新戰報!”
“衡州城大捷!”
“南漢軍隊達到衡州城下, 見我軍守備森嚴,就撤軍了。秦再雄將軍,在山林中追殺,造成了不少傷亡。”
五月後,南唐和大周大戰平穩。
傳來訊息,柴榮竟然先回朝廷了。
畢竟他是一國之君,在外親征數月,還有無數軍政大事要他處理。
這似乎也釋放出了一個訊號。
就是雙方大戰來到了僵持的階段,皇帝先行回朝後,大戰的局面瞬間緩和下來。
李從嘉也知道,這將是大周南唐之戰的拐點。
這一日李從嘉與眾士卒一同訓練完畢後。
李元清派人密報,朗州判官孟賓於,借推廣占城稻而大肆搜刮民田,惹得民怨沸騰。
李從嘉如今統治二十餘州,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但是這件事情,給他敲響了個警鐘,他又安排人暗中調查,確認真實情況。
知道確有其事,心中火大!嚴懲不貸,將孟賓於抄家查辦,發配山裡鑿鐵礦。
這才安穩不到兩年,就發生這些治下不清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