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從嘉來到自己的封邑之地仙林鎮。
過年的節日氣氛仍在,各級官員已經回到仙林鎮上開始工作。
李從嘉帶著吳管家和秋水在工坊中巡查了一圈,看看這幾個月的情況。
空氣中瀰漫著木頭的清香、金屬的冷冽氣息以及紙漿特有的芬芳。
彷彿是三個不同的世界在這裡交織匯聚。
李從嘉首先來到的是木匠工坊。
這裡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工匠們各司其職,手下的工具如斧、鋸、刨子等發出有節奏的聲音。
木屑翻飛,而後輕輕落在地上。
一位老匠人正專注地雕刻著一塊小小的檀木。
旁邊的年輕學徒們則在認真地模仿著師傅的動作。
活字印刷術的木模這一年多來,大獲成功,木子模使用頻率加快,也有些磨損,需要一直雕刻精修。
還有些人制作著龍骨水車……一旦規模化生產,分工序合作,效率明顯提升。
從零件到組裝,一切井然有序。
接著,李從嘉來到了鐵匠工坊。
這裡是力量與火焰的舞臺,熊熊燃燒的爐火將整個空間映得通紅,熱浪滾滾而來。
錘聲此起彼伏,鐵錘在鐵砧上落下時發出的鏗鏘聲響徹雲霄,每一次敲打都是對金屬的一次重塑。
汗水溼透了工匠們的衣衫,但他們臉上的表情卻堅定無比。
火花四濺之中,一件件精美的農具、逐漸成形。
因為沙模和澆灌鐵水的技術的成熟,已經能夠製作越來越多的農具。
鐵水澆築後等待冷卻,兩側沙模再分開,就能產生完整的鐵犁。
所有人都被這製造速度給驚訝了!
最後,他走進了造紙工坊。
這裡相對安靜一些,只有偶爾傳來的攪動紙漿的聲音打破了寧靜。
工匠們小心翼翼地操作著,從浸泡原料到撈出薄如蟬翼的紙張,每一個步驟都嚴謹細緻。
潔白的紙張晾曬在架子上,像是等待檢閱計程車兵。
這裡的氛圍充滿了一種別樣的緊張感,生怕一不小心把這個紙張弄破碎。
李從嘉問道:“現在三個工坊運轉還不錯,要做好原料管理……”
三個工坊的管事,都點頭答應。
秋水說道:“主人,現在這三個工坊,鐵匠工坊最賺錢,一個月能剩餘500兩銀子,木匠剩餘200兩,加上造紙坊100兩”
“再加上書齋和其他的收入約有100兩。”
“全部算來一個月能有千兩白銀。”
李從嘉被這個數字給驚訝到了。
因為這個時代銅錢流行,白銀不常見,一兩白銀能買5石糧食。
5石糧食相當於一名精兵的年俸祿。
自己一個月就能掙出1000名精兵的年俸。
想著當初自己帶1200民夫出城。
因為當時的年俸300石,還有些捉襟見肘,左右為難。
此時看來經濟好轉了很多。
鐵梨和龍骨水車生產製造的任務有很多,已經開始嘗試些其他工具。
這半年來變化最大的就是造紙工坊,走的時候還沒有開始生產。
現在已經能夠生產出潔白如雪的宣紙。
李從佳將三個工坊的管事都召見過來。
對他們說道:“這段時間生產訂單好,所以利潤還不錯。若是下一階段任務飽和了,競爭壓力大了,可能就會有所下降。”
秋水等人已經逐漸適應了他的這些詞語,生產訂單,競爭壓力……
“咱們要不停的研製出新品,還有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