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七月,探子果然傳來訊息。
丁零出兵三萬,勿吉出兵一萬,鮮卑有兵三萬,合七萬騎兵,準備三族合力,全力一戰,共擊王垕。
丁零原起於瀚海,稱北丁零,有口數十萬。
一部分遷徙至阿爾泰山一帶,南與烏孫、車師,西南與康居為鄰,稱西丁零,有兵六萬。
丁零人有著輝煌歷史,在匈奴冒頓單于時臣屬於匈奴,後與其他幾族因不堪匈奴擄掠和殘酷壓迫,聯合起來對付匈奴。
漢宣帝時,丁零、烏桓、烏孫向匈奴進攻,擊敗匈奴,後又幾次襲擊匈奴。
能幾次擊敗匈奴者,其實力可想而知。
漢朝只是打敗匈奴,而迫使其西遷者,便是各族聯盟,其中便有丁零一族。
對於三族聯盟,王垕卻不以為意。
甚至訊息很快便傳至許都,曹操都大驚,聚眾商議。
曹操道:
“仲謀所領,實則僅遼東步卒與騎兵,總兵馬不過三萬五,其餘全為臨時組建之奴兵,乃烏合之眾,卻如何能抵擋三族七萬騎兵。若在中原也就罷了,在草原,騎兵如魚得水,萬一其落敗,胡族趁勢南下,恐有大禍!”
其實所有人得到訊息,也都是目瞪口呆。
他們哪裡不知道王垕此時情況?
黃海水師在東牟,玄甲鐵騎也在東牟,陷陣營在代郡,這些都是明擺著的情報,都無需探,便天下皆知。
草原上的七萬騎兵,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荀彧道:“莫非仲謀經此前之勝,已得意忘形,欲犯古之項王那等大錯?”
荀攸道:“莫非其想使投石機,以投彈擊敗騎兵?如此倒也說得過去,然騎兵並非城池,若投石機不夠,恐難以有所作為。”
眾人皆疑惑不止,但此時下令讓其返回已然不可能。
恐怕戰爭已然開始。
最後曹操道:“我當即刻下南陽,儘快擊敗聯軍,否則漠北有變,此處又不勝,勢必天下大亂。”
於是曹操只留韓浩領兵五千守許都,竟自領大軍五萬,往南陽而來。
~~~
就在王垕不緊不慢的領大軍北行時,太爾河畔,卻在緊張的召開三族會議。
此戰關係到各族存亡,是以皆摒棄前嫌,統一交由步度根指揮。
步度根與漢人打交道最多,也是此次大戰組織者,眾人交給他也無可厚非。
根據傳來的訊息,王垕行軍,一日竟只走三十里,隨行糧草、輜重車馬千乘,所到之處,竟還要遊歷美景。
拓跋鄰道:
“我未見過那驃騎大將軍,不過聽聞此人年輕,不過二十五歲便已然為一方諸侯。古之多少豪傑,在如此年輕,便有如此盛名之下,產生輕視我等之心,自是理解。不過此卻為我等將其不敗神話打破之機。”
步度根端坐主位,卻微微有些凝重。
他長居漢地,聽聞過此人,知曉那王垕絕非此種人。
但實在想不出,那人為何會如此。
難道他不知,兵貴神速?
再者言之,十餘萬兵馬,於草原上游歷,目標如此之大,遭遇伏擊卻如何破局?
“步度根!你便下令,直接出擊吧!依我看,我盟軍有七萬騎兵,兵力佔優,他如此明目張膽而來,有取死之道!”
勿吉首領叫囂著出戰。
丁零統領也道:
“我附議!他十萬大軍,看似數量在我之上,但有兩萬為倭島、扶余奴兵,後勤民夫數萬,其本身兵馬,不過四五萬而已,只需一次衝殺,保證突破其軍陣。再者言之,我騎兵於草原之上,便是遇阻,亦可全身而退!”
步度根見二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