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名為《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文?”
聽到龐統之問,諸葛亮眼睛一亮道:“看來士元亦有所悟?”
“哈哈哈哈!其文曰:要想發展生產力,需先調整生產關係,即為調整制度,創造公平、公正、自由、平等之內部環境,方可激發民間創造力,此篇我早有想法。”
諸葛亮這時恍然大悟道:“難怪士元如此急迫,欲讓主公取川蜀之地,看來胸中早有藍圖。如此,吾道不孤。主公若果取蜀中,則你我攜手,大事可成矣!”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徐庶剛開始雲裡霧裡,但很快便被點通。
王垕那篇關於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文,乃得自於後世諾貝爾經濟學獎論文。
華夏一直以來的觀點來自老戰鬥民族那些早期思想家,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也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但王垕穿越那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表彰的成果卻是,制度在經濟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生產關係決定生產力。
這絕對乃重大顛覆。
最重要是,比起來純理論的宏大敘事,此理論研究物件皆為看得見摸得著之物。
華夏兩千年,便是證明!
牛頓、珍妮、愛迪生若生於大明,生於大清,渣渣都不會剩下!
再看東德與西德!
以古巴為例,古巴有一批底層窮人,爛人,罪犯,划著小皮艇逃離,往鷹醬邁阿密,卡斯特羅遂想到一個主意,搞死鷹醬最好之法,便是將這些垃圾,皆送往鷹醬,甚至主動放人,幫助偷渡。
三十年後,那塊接收這批人之地,那處地方成為世界排名第六之經濟發達區!
那麼問題來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到底誰決定誰。
從東牟經驗來看,還真證明了先以制度創造公平環境,方能激發生產力。
是以王垕如今也不僅僅專注於創造出什麼機械,而是開始從上層制度入手,雙管齊下。
劉備不在,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人反而加入熱烈討論之中,徐庶甚至拿出《東牟律》現場一起研究。
他們卻不知道,王垕要的就是這效果。
這就是王垕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他已然同化了此世界智商站在最頂端之人。
卻說劉備實在是不知道如何面對關羽,但此種情況之下,他自是知曉,必須拿出做主公的責任來,親自留下斷後。
僅僅一個時辰後,劉備已然見到黃海水師前部,領軍者正是右軍師將軍郭駿。
郭駿見對方僅一艘明輪,且船上只數十船員與十餘甲士,遂並未第一時間下令攻擊。
待船近了,方命人問情況。
“我乃劉備劉玄德,敢問是否為郭將軍當面?”
郭駿旗號上掛著大大的“郭”字,一看便知。
“卻原來是劉備,我便是黃海水師右軍師將軍郭駿。劉備,我正領軍追擊你,不想你竟自送上門來,左右,將其船圍了,人綁到船上,送至夏口。”
郭駿一番話,徹底把劉備整懵了:不是以禮相待,口稱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