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四月中,王垕穿越八年。
“僅僅八年啊,我便從垂死之邊,打造出了一艘如此巨大的海上霸主,無敵巨輪,當真是做夢一般。”
遠遠的遙望平臺上那艘已然完成全面測試,準備入水的鋼鐵巨輪,王垕不禁感慨。
這艘巨輪滿載排水量達七千噸,在此時來說,可以用恐怖如斯來形容。
排水量是用來表示船舶尺度大小的指標,是船舶排開的水的質量。
王垕取輕載排水量、滿載排水量、超載排水量來衡量。
輕載排水量是船舶本身加上必要的給養物品兩者重量的總和,是船舶最小限度的重量。
滿載排水量是船舶載客、載貨後吃水達到最高載重線時的重量,即船舶最大限度的重量。
他設計的第一艘鋼鐵巨輪,輕載排水量達三千噸,滿載排水量預計為七千噸。
但按照他們設計團隊的精密計算,從東牟港航行至犀牛島,最少需要八百至一千噸煤。
所以光是煤,就要佔去底倉的三成。
也就是說,這艘船載重實際只有三千噸。
而且還不算人員重量,武器裝備重量。
西方大型蒸汽船 “大西方”橫渡大西洋,那時是為壯舉,四桅蒸汽動力輪船,1300噸,是使用明輪推進和木鐵甲殼結合的大型蒸汽船,在其下水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輪船。
大西方號平均每小時14.8千米速度,橫渡大西洋花了一個月,燒掉650噸的煤,而要裝下這些煤,必須建造一條長度在72米以上的大船。
最後建成的這一條“大西方號”輪船達到了80.2米。
但王垕所設計的鋼鐵巨輪與大西方號不同,大西方號的船殼是用橡木製成的,只是用鐵鋼架來支撐木船的內側,以增加船殼的強度。
王垕這第一艘汽輪,卻連船身亦採用近四十公分厚的鋼板,並採用螺旋槳,長度已然超過百米,前方還有一個破冰鼻頭。
所謂破冰鼻頭,便是用鋼鐵打造成的錐形船頭,可破冰面。
之所以要如此設計,自然是因為渤海冰封時間太長,有了破冰巨輪,就可於冬季同樣開通渤海航道。
雖然更加笨重,但螺旋槳的動力效率,要比明輪高,這就彌補了這一塊。
加之還有七桅設計,可風力輔助,此船速度接近每小時二十公里。
如此一來,這艘船便不能在陸地上建造。
為了打造此船,他特意在水中打造了一個平臺,待船打造好之後,便可直接透過拆卸平臺的方式,讓船落入水中。
此種方式,亦為西方打造大型巨輪慣用之法。
“主公!船已然下水,是否先試航,再請主公登船?”
“無需如此,登船!”
隨著明輪靠近,大船清晰的展現在王垕面前,與他設計的模型大體不差。
此船長103米,寬35米,保險排水量7000噸。
船頭之上,“大東方號”四個紅色大字在陽光下閃著光輝,極其耀眼。
“點火吧!”
隨著王垕一聲令下,船內響起“誇噠誇噠”的聲音。
“主公!隔音效果似乎不是太好。”
“不會,蒸汽機在後部,裝載貨物之後,船內空間就會變窄,複雜的貨物會影響聲音傳遞。
且空曠船艙,會有擴音效果,如此一來,我們聽到便會覺著難以接受。
走,上二樓指揮室看看。”
上得二樓,王垕先是檢查了不鏽鋼門,不鏽鋼欄杆,這才進入四周皆為玻璃窗子的門駕駛室。
由於沒有電,也沒有電話,駕駛室的航行儀表盤只有船舵,還有一些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