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見父親反問自己,知緊守初心有了效果,遂道:
“父親!為何對王垕隱忍?他初受父恩,方有今時今日,卻不知感恩,擁兵自重,要挾父親。孩兒雖此次慘遭失敗,但不服!”
見曹丕眼神倔強,曹操不禁搖頭,語重心長道:“丕兒啊!你可還記得,你愛劍術,乃何人自小教你,並無保留?你被匈奴所擄,又乃何人只領三百親騎,冒險遠走千里,救你出樊籠之中?你今日竟要將其除之?”
“父親!孩兒記得,義兄照顧曹家兄弟,從無怨言,照顧母親,盡孝盡心。然法理使然,孩兒乃曹家嫡長子,大是非之前,孩兒不可退讓。”
操見曹丕不為兒女之情所動,心下升起些許欣慰。
但這還不夠。
“初見仲謀時,為父剛定許都,不過一州之地,遙想數年之前,那時為父以為得一千里駒,自可放任其施展。然其南陽初露頭角,徐州又露崢嶸,為父以為得一麒麟兒。
後來之事,你已十四五歲,當有記憶。
仲謀平淮南,定河內,白馬立奇功,鄴城敗袁紹十餘萬大軍,又封狼居胥,陣斬袁紹,你亦年有十七,何曾聽聞過有如此虎狼之將?
再言文治,許都初造紙,官渡建通天之橋,獻水庫之謀,解螽蟲之災,任何問策,其皆信手拈來,所至之處,任何問題,皆迎刃而解,世上真有如此等人?
是以,其只可於微末之時除之,今其已然起勢,斷不可與其爭,或可善終!”
曹操如此說,自然乃以退為進,為激將之法。
“父親!然無父親鼎力支援,信任有加,他焉有今日?父親歷經千萬艱難,方得此局面,若任其發展,恐有朝一日,兵指許都,悔之晚矣!”
“不!為父若在,不至於此。為父不在,你毫無還手之力。如何取捨,你自細思之!如今事已至此,那便只好捨棄文烈。”
王垕不會攻伐曹操,曹操這點識人之自信還是有。
曹丕心中一驚,曹休還是要死?
“父親!文烈乃孩兒授意為之,若此番其死於非命,孩兒卻無任何作為,以後誰願為我曹氏效命?孩兒懇請父親,想辦法救文烈!”
“此事為父不好插手,你需自行解決。”
這是一次考驗,在此種情況之下,曹丕若還能救下曹休,那才見其本事。
說罷,曹操搖手,示意曹丕不必再言,可以走了。
曹丕心中不甘,但父親言盡於此,他也不好再糾纏,遂恍惚而走。
不知不覺間,竟又至司馬懿府門。
“我乃曹家嫡子,今北方已定,眼看天下在望,豈能拱手於人?”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若本屬於自己之物,都不可守,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
曹丕並不知道司馬懿利用自己,將其當做一枚棋子。
進入司馬懿府中,他將與父親之間對話詳細說了。
初聽之下,司馬懿感到意外,以為曹操果真意欲將曹家基業拱手讓與王氏。
但僅僅心念一轉,便想到這不像曹操,那個權傾朝野,一言而決的大漢權臣,廢三公而晉丞相的曹操。
見曹丕有些頹喪,司馬懿道:
“此乃激將之法。知子莫若父,主公知你年輕,但性格卻較之同齡人更為謹慎城府。是以,想以此激發出你爭強好勝之心。”
曹丕大受鼓舞,遂決定重整旗鼓。
“仲達!我欲救文烈,該當如何?”
司馬懿搖頭道:
“王垕此舉,意在警告於你,令你熄了爭搶之心。以其如今之勢,便是主公,亦需給三分薄面。更何況證據確鑿之事呼?此前孔融,郭全之事,歷歷在目,事尤在昨,他王垕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