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迸發出一道耀眼奪目的青色光芒,
如同璀璨星辰般照亮了整個大殿。
伴隨著這道神秘青光的湧現,
一個身影緩緩地從他身後顯現而出。
定睛一看,這位新出現的身影,
竟是一位與他長相頗為相似的青年道人!
說時遲那時快,通天教主瞬間伸出手指,輕輕一點,
以指化劍,指尖彷彿閃爍著鋒利的寒光,
彷彿能夠斬斷世間一切阻礙。
只見通天教主手腕輕抖,眨眼間便在封神榜上,
龍飛鳳舞地刻下了“西方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幾個大字。
要知道,這勾陳大帝同樣身負重任,
掌管著人間的兵革戰事以及其他諸多重要事務。
其權力之大,與紫薇大帝相比可謂不相上下。
隨著這一任命的完成,有關天庭中的主要權力職位,
除了東極青華大帝以及不管人間之事的后土皇地只之外,
基本上已經被三清幾位聖人和不請自來的牧宇所確定下來。
至於那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其餘人選,
則恐怕還需等到封神量劫結束之後,方能知曉。
事已至此,三清幾位聖人紛紛向鴻鈞道祖行禮辭別。
其中,太清聖人轉身踏上祥雲,
朝著自己於混沌之中開闢出來的道場八景宮疾馳而去;
元始天尊也不敢耽擱,匆忙趕回位於崑崙山的玉虛宮;
而通天教主則化作一道流光,迅速回到了金鰲島上的碧遊宮。
儘管他們此刻已然各自分離,但令人驚奇的是,
他們三人的道場在風格上卻是極為相似。
元始天尊剛剛踏入玉虛宮,
便立刻召喚門下弟子闡教十二金仙前來議事。
一時間,玉虛宮內仙光閃耀,氣氛緊張而凝重。
在將此次量劫之事向眾人簡單說明之後,
他鄭重地建議在場者,各自去尋覓能夠替代自身應劫之人。
要知道,闡教雖然聲名赫赫,但實際上門中弟子數量並不算多。
然而,在那至關重要的人皇之爭時期,
這些弟子們或多或少都沾染了些許劫氣。
未過多久,闡教十二金仙便紛紛離山而去,
踏上了前往洪荒大地各處收徒的征程。
而在另一邊,通天教主亦同樣對自家截教弟子下達了指令。
只是與闡教不同的是,截教門徒眾多,可謂是人丁興旺。
所以,其中的絕大多數弟子對於自身是否會在這封神量劫當中身隕一事,
實則並未太過在意。
最終,通天教主也只能針對寥寥數位核心弟子,
下達了極為嚴厲的命令。
與此同時,那位居於混沌之中的太清聖人,
其座下唯一的弟子玄都,
則堅定地表示決不在量劫期間踏出八景宮半步。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原本平凡無奇的洪荒大地上,
突然湧現出了一大批驚才絕豔之輩,
猶如夜空中璀璨奪目的繁星驟然墜落凡塵,
前來接受世間磨難的洗禮和錘鍊。
這些人個個天賦異稟,宛如自上蒼降臨的神只下凡歷劫一般。
不過,就在這看似熱鬧非凡的景象背後,
整個洪荒天地卻在短時間內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寧靜氛圍之中。
這種寧靜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安寧祥和,
反倒更像是一場鋪天蓋地的暴風雨即將來臨之前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