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瞬間沸騰起來,猶如一鍋被煮沸的開水,咕嚕咕嚕地冒著氣泡。
原本莊嚴肅穆的氣氛一下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嘈雜和混亂。
“這……這怎麼可能?”
一個大臣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語道。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在此時喧鬧的朝堂上卻顯得格外清晰。
“大梁現如今竟然已經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了嗎?”
另一名大臣緊接著驚撥出聲,臉上露出驚恐之色。他彷彿無法接受這個現實,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著。
“蒼天吶!這絕對不可能!”
又有一名大臣悲憤交加地喊了出來,聲音之大幾乎要衝破屋頂。他揮舞著手臂,情緒激動到了極點。
群臣們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整個朝堂亂成了一團麻。
每個人都爭著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一時間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就在這時,一聲怒喝如驚雷般在朝堂上炸響:
“肅靜!”
原來是站在寧雲承身旁的太監扯著嗓子大聲喊道。
這聲怒吼如同定海神針一般,使得大殿之下正在喧譁的群臣立刻安靜了下來。
他們面面相覷,不敢再發出一點聲響。
寧雲承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目光緩緩掃過下方那些已經驚慌失措的大臣們。
他心中既充滿了憤怒,又感到深深的無奈。的確,誰能想到大梁居然會如此大膽,竟敢同時對大趙和大寧發起進攻呢?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實在讓人措手不及。
“諸位愛卿,你們可都是我大寧的忠臣良將啊!但看看你們現在這副狼狽不堪、慌亂無神的樣子,真讓朕覺得你們可有可無!
如今國家正面臨危機,急需你們為朕出謀劃策,共度難關。而不是像一群無頭蒼蠅一樣在這裡瞎嚷嚷,慌了陣腳!如果再這樣下去,就統統給朕滾上前線去殺敵報國吧!”
寧雲承猛地站起身來,眼神冰冷地注視著殿下的大臣們,一字一句地說道。
他的話語如同一股寒流席捲而過,讓底下的群臣不禁打了個寒顫。
此刻,他們終於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家陛下的威嚴和兇狠,一個個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就在此時,只見丞相顧付然步履沉穩地緩緩走上前來。
他微微躬身行禮後,開口說道:“陛下,依老臣之見,如果大梁於北境調動三十萬大軍,再加上用於攻打大趙的那六十萬雄師,那麼其大梁國內豈不是所剩防守兵力寥寥無幾了嗎?”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也趕忙順勢向前一步,拱手施禮道:“正是如此,陛下!這一次大梁竟然一舉出動了整整九十萬兵力,即便他們國內尚有留守部隊,但想必數量絕不會多。若是我方能夠趁機派遣精銳之師攻入大梁國內,說不定就能成功解除我大寧目前所面臨的危機!”
隨著兵部尚書這番話出口,朝堂之上的其他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不一會兒便都齊聲應和,表示贊同這一觀點。
然而,坐在龍椅之上的大寧皇帝寧雲承卻是面色陰沉地冷哼了一聲,斥道:“哼!你們這些人所能想到的策略,難道他趙煜祺會想不到麼?既然如今明面上已然派出了多達九十萬的大軍,那以趙煜祺之精明,又豈能對自己的國家放任不管?”
面對皇帝的斥責,眾大臣皆噤若寒蟬,不敢再多言。
唯有丞相顧付然仍不甘心,繼續堅持己見道:“陛下息怒,請聽老臣一言。倘若大梁皇帝此番乃是故意使出這般障眼法,意在迷惑我等,那又當如何呢?”
說罷,他目光堅定地看向寧雲承,等待著皇帝的回應。
“陛下!您定然知曉,欲維繫一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