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嗯……丞相所言倒也不無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暫且依照丞相所提出的計策行事吧。不過需要切記一點,我們與趙煜軒之間絕非同盟關係,僅僅只是為了抵禦大梁而採取的權宜之計罷了。”
“謹遵皇命!”
丞相顧付然大喜過望,連忙躬身施禮應道,“老臣這便立刻著手安排人手前往大燕,與那趙煜軒先行接觸並加以試探。還請陛下放心,此事定當妥善處理。”
說罷,他轉身匆匆離去,準備執行皇帝下達的旨意。
大將軍徐牧則闊步向前,雙手抱拳行禮道:“陛下,那大梁究竟意欲何為暫且不論,但無論怎樣,咱們這泱泱大寧豈能坐視不理,乾等捱打?
眼下最為緊迫之事,便是火速加強邊境防線之部署,與此同時,更需整頓三軍,積極籌備戰事。倘若那大梁果真膽敢來犯,微臣定然讓其知曉,我們大寧可不是任人欺凌之地,必定叫他們有來無回,嚐嚐苦頭!”
寧雲承聽聞此言,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同:“愛卿所言甚是有理。朕心中已有決斷,自今日起,舉國上下皆須即刻進入備戰之態。
徐將軍,這軍隊訓練之重任就交予你了,務必將北境與南境之兵力妥善調配,做到萬無一失;至於顧丞相嘛,則需居中排程,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全力確保後勤物資之充足供應。諸位愛卿各自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切不可有絲毫懈怠之意。
想那大梁縱然實力強盛,可我大寧亦絕非膽小怕事之輩,豈會不戰而降,徒留千古罵名?好了,無事便退朝吧!”
隨著皇帝一聲令下,滿朝文武大臣紛紛領旨謝恩,而後魚貫而出。
就這樣,一場抵禦大梁征伐的浩大行動正式拉開帷幕。
然而就在此刻,
遠在千里之外的燕地,經過一番動盪之後,卻已經逐漸從混亂不堪的局面中掙脫出來,重新恢復往日的寧靜祥和。
在這繁華熱鬧的盛文城中,巍峨聳立著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中德殿。
只見那金碧輝煌的殿堂之內,趙煜軒身著華服,正端坐在那張他心心念念已久的龍椅之上,臉上流露出難以掩飾的得意之色。
就在不久前那驚心動魄的時刻,在成功地誅殺了大燕五皇子熊泰輝後,趙煜軒展現出了他果敢狠絕的一面。
他當機立斷,迅速派遣親信部隊全面掌控了大軍,並對那些忠心耿耿於熊泰輝的將士展開了一場血腥的清洗行動。
緊接著,趙煜軒親自統率這支龐大的軍隊踏上歸途,氣勢洶洶地直奔盛文城而去。
一進入城中,他便下令將所有大燕皇室成員統統抓捕起來,毫不留情地下達了處決的命令。甚至連那些尚在襁褓之中、剛剛誕生於世的無辜嬰兒都未能倖免,慘遭殺戮。
總而言之,在趙煜軒登上夢寐以求的皇位寶座之前,他所採取的手段只有一個字——殺!
無論是誰,只要膽敢阻擋在他前進道路上的障礙,都會被無情地剷除殆盡。而曾經顯赫一時的大燕皇室,則在這場血腥屠殺中徹底覆滅,整個家族被連根拔起,血脈斷絕。
當然,在此期間並非沒有出現過反對的聲音。一些忠誠正直的朝臣挺身而出,對趙煜軒這種殘暴不仁的行徑表示強烈抗議和譴責。然而,他們的義舉並未能改變局面,這些勇敢的臣子最終都成為了趙煜軒屠刀下的冤魂。
隨著時間的推移,朝中僅剩下那些膽小怯懦、見風使舵之輩以及死心塌地效忠於趙煜軒的大臣們。
如今,趙煜軒終於如願以償地端坐於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接受著群臣的朝拜。
此刻,他正與滿朝文武共同商討著關乎國家命運的重大議題——確立新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