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斜那麼一點點有利於眼角餘光觀察,以及方便手部操作。
手持顯微器械時,每個手指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即使是看上去幫不上忙的小指和無名指,如果能微微彎曲,就有防止手抖的作用。
Y教授還教了大家好幾種在手術中拾針的方法。
顯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在很多地方都不一樣,特別是縫合的時候,差異特別大。
這裡用的針線都非常細小,直徑只有0。1到0。2毫米。出廠的時候都是直接連在一起的,也就不用像普通手術那樣由器械護士幫忙穿針了,當然這麼細的針線誰也沒本事靠肉眼穿過去。
但是由於針線如此細小,一旦在手術中沒夾穩,把針掉了,特別是滾出了顯微鏡下的視野,那找起來可就太麻煩了。芳華覺得,發明“大海撈針”一詞的人,前世一定是幹過顯微外科的。
而有著豐富手術經驗的Y教授,給大家介紹了幾種簡便實用的“撈針”方法。
比如最常用的是,先用鑷子找到線後再把細線提起來,這叫“順藤摸瓜”。
不過,這顯微縫線的長度才只有1到2厘米,還有可能被夾斷了,所以常常連縫線也找不到了,這也是為什麼顯微手術開始前很有必要在視野下墊矽膠膜做背景材料的原因。這矽膠模多為淡藍、淡綠、乳白、奶黃色,有了它們映襯,手術野就會清晰易辨。
還有一開始,為了避免縫針滾出顯微鏡視野,可以用紗布條將視野圍起來,這叫做“甕中捉鱉”。
如果只找到了針,因為這針太小還不容易拾取起來,Y教授教大家用鑷子壓著針滾動,這樣弧形針就會翹起來,這是“按葫蘆起瓢”。
這些方法是Y教授教的,名稱卻是旁邊陪同的李主任即興給起的。他也是位腦外科名醫,起的名字都很形象貼切,讓大家記憶更為深刻了。
不過,李主任也邊聽邊感嘆:“可惜我們這次培訓有點急了,講義都編得有點匆忙。像Y教授這些寶貴的手術經驗和手術技巧,都應該編進講義裡去才對啊。”
他又給一旁的Y教授的工作秘書交代,一定要做好Y教授的教學記錄,最好都錄下來,方便整理。
這工作秘書就是中心給Y教授配的中文翻譯,也是天壇醫院的一名主治醫師。
在之後的一個月裡,工作秘書在Y教授給大家做指導的時候,還真的跟在一旁錄影呢。
Y教授的工作方式,不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更像是一位實驗員老師。
他總是喜歡看著進修生們操作,並在一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這一天,他走到了正在做血管的斷端吻合(也叫端—端吻合)練習的芳華身邊。
前些日子,芳華都已經在矽膠膜、矽膠管上練習了操作步驟,練習的顯微縫線也是從8…0號線逐漸遞減到9…0、10…0號線。
不過今天,她也是第一次在大鼠身上做活體的動脈血管吻合。血管的直徑不超過2毫米,縫線是用的最細的11…0號線,直徑0。18毫米。
最難的是開始縫合的兩三針。但在開始縫合之前,還要將這麼細的小血管的外膜、內膜、平滑肌層都分辨清楚,才能下針。
縫合時,要對稱地在360度的血管周長上,間隔120度縫一針,這三針打結後的縫線不剪斷,而是留做牽引和標誌線。
有了標誌線,後面的幾針就好縫多了,只要在兩針標誌線之間等距離縫合2到3針即可。也就是說,在這樣一根直徑為1到2毫米的小血管上,要縫合9到12針。
Y教授只看了芳華縫合前3針的情況,看完了,他什麼都沒說,直接去看另一名學員操作了。
不過,芳華並不知道剛才大神在看自己操作。她從一拿起顯微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