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國家絕不會不顧單位的實際情況強制命令轉產民品,但是單位領導在這方面一點成績不做也是說不過去的。
後來,不知怎麼的,有位所領導就又想起了這個照相機的事,決定把這種顯影技術利用起來。結果,還真聯絡到了國內一家照相機廠願意合作。最近,林志輝就是在忙著和人家談判合作的事情。據說,合作的形式還不是簡單的出讓技術,而是聯合辦一家分廠專門生產這種相機和底片。
林芳華雖然不太懂具體的技術細節,但數碼相機也是用過的,還不只換過兩個。她深知這種相機其實是沒有什麼前景的。因為幾年後,瞬時成像、瞬時儲存、無需底片的數碼相機會迅速在全世界普及開來。就連傳統膠片相機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何況既沒有傳統相機的質素,又沒有數碼相機便捷的“立拍得”式相機。
這種相機只是在八九十年代閉塞的內地人眼中還有點新奇,在國外都不新鮮了。因為它昂貴的底片成本大概是普通膠捲的三倍多,在國外用的人都不多。要讓一貫勤儉和低消費水平的國人接受它,實在是太難了。
林芳華決定提醒一下父親。她說自己曾在英文期刊上看到一些報道,說國外的計算機技術和數碼影象儲存技術正在不斷進步,預計不出十年,數碼影像技術就會普及開來。這時候開發這種即時成像技術,既難以超過國外早已成熟的技術,又有很快被淘汰的危險,實在是風險很高、得不償失的行為。
林爸本身也是技術出身,後來轉行做的行政管理,對影象數字化等技術還是略知一二。他本來也是對這個專案有些猶豫,原本就是上面領導為應付再上面的領導、而丟擲的一項計劃。不過那位領導去年就已經高升了,現在這專案完全是自己負責,說不定領導早就把這件事忘到九霄雲外了。
聽到女兒這麼一說後,慎重的林爸決定還是把這個專案放一放,並和科技情報室的人員聯絡,請他們幫忙查詢這方面國外最新資訊。雖然這時候沒有網路,但是作為國家核心的軍工科研單位,總是有渠道得到一些國外的科技資訊的,只不過速度有些慢就是了。
林芳華見這專案暫時擱淺,也就放下心來。
*************************
一天晚飯後,正是排球比賽的時間。林徵宇早早地去了球場,稍後林芳華也陪著父母一塊溜達著去球場看熱鬧了。
在所裡生活區的核心部位,就是燈光球場了。中間是一個標準籃球場,也可以兼做排球場。正面是一座屋頂上有個碩大紅五星的大影壁,放電影時用的。其餘三面是水泥階梯看臺。
山溝裡的文化娛樂活動不多,這個燈光球場就幾乎成了晚飯後“夜生活”娛樂的重要場所。除了工會常常在此舉行各科室的友誼比賽外,還常在春夏秋季放映露天電影,當然冬季只能在所裡的大禮堂放電影。近幾年,比較時興交誼舞、老年迪斯科什麼的,晚上也常有愛跳舞的人自發地在這裡舉行露天舞會。
這會兒,燈光球場邊早就站滿了看排球比賽的人。林芳華正在和父母邊看球,邊嘲笑著哥哥的裁判動作。旁邊忽然有人和林志輝打招呼:“林處長,您也來看球啊!我有點事想和您談談!”
芳華扭頭一看,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小夥子站在身後,個子高大,上身還穿著件比較時髦的皮衣,頗有幾分帥氣。嗬,這個人自己認識。
他叫餘良,三室的技術員。曾在三四年前到子弟校代課,教過自己一段時間的化學課。由於過去子弟校很缺老師,所以所裡面常常抽調科室裡的科技人員到學校代授數理化等課程。直到這兩年新分來不少師範大學生,這種代課老師才逐漸絕跡。
當年還上初三的林芳華對餘良老師印象還挺深的。這個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表演了一手絕活——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