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的看向蒯龍,不知道他所指的是什麼。
蒯龍也不想再解釋,把薩日帶進王府之中他暫時居住的臥室說道:“你腰上是不是有一道暗紋?如同一條紅色的腰鏈。”
薩日驚恐的看著蒯龍,“你怎麼知道?”
“這代表什麼意思?”蒯龍心裡狂跳了一下。
“那是潘奧山脈的賜福,只要是潘奧山脈的女子都有這樣的暗紋印記。”薩日解釋道。
蒯龍略有一些失望。這僅僅只能證明琪格的血緣是來自潘奧山脈,不能證明琪格是薩日的姐妹。
“今後,你就不用回去了,跟在我身邊。”蒯龍吩咐道。現在他只能暫時把薩日留在身邊,等以後帶回去和琪格之間印證。
又是一個月後,易鳳英率部而歸,滿臉失望地稟報:“潘奧山脈中確有鳳岐軍留下的痕跡與營地,加上逃竄的黑騎,估計約有十萬之眾。可惜他們翻過山脈後,便失去了蹤跡。末將遵命,未再繼續追擊。”
蒯龍對此早有預料,十萬大軍翻越潘奧山脈後去向不明,追之無益。
當日,安圖城施恩傳來密信,稱張百川失蹤。蒯龍將密信遞給易鳳英:“東英王,看看吧。”
易鳳英閱畢,頓感頭皮發麻,暗歎張百川真是老奸巨猾。
“安圖王,末將這就帶人殺回京都!”易鳳英氣憤地說道。
“東域將亂,你回去又能如何?”蒯龍反問。
易鳳英一時語塞。
“放心,皇權之爭,我蒯家從不涉足。”蒯龍淡淡說道,“但若有人妄圖拉我下水,我絕不會再如往昔般退讓。”
另一封密信,蒯龍並未示於易鳳英。京都之中,畢舊與賈平兒已借狩獵之名,悄然將延安公主及蒯府眾人帶離京都,前往南疆。
即便有人追蹤,也會誤入歧途。
佘宇晨能否守住京都,關乎大蜀國的未來。若她無法穩固皇權,這些年來的努力便將付諸東流。
從先帝佘瑤到佘宇晨,她們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人丁稀薄,對外戚過於寬容。
以至於易親王心生異念,如今連她的生父東海王馬明峰也蠢蠢欲動。然而,沒有延安公主在京都,馬明峰即便成功也毫無意義。除非他意圖自立為王,否則便是真正的謀反了。
京都眾人皆以為蒯龍需兩年時間才能平定西疆,而他的戰報也按照這個節奏上報朝廷。兩年之內,若京都安穩,大蜀國方能真正安定下來。
但凡有絲毫異動,如張百川之輩,便是最好的證明。臨行前,蒯龍特意吩咐對張百川放鬆限制,沒想到短短兩三月,他便按捺不住。
若此時班師回朝,大戰告捷,或許一切又會恢復平靜,但隱患卻會埋藏得更深。
他就是要給他們機會,看看一切是否如他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