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杜家出來的女郎可從沒有慫包”
想到這裡是文家。
絲滑改口道“與我杜家有血緣關係的後輩,慫不了哪裡去!”
“祖母,您是想要扛起大旗,成就一番事業!”
雖說祖母年紀不小了,可是誰說年紀大了就不能有一番作為,姜公八十多還在河邊垂釣等待他的有緣人,劉邦四十多多歲開始創立大漢基業。
這麼一想,祖母也也算是掐中。
許是文淑的眼神過於狂熱,文老夫人被看得有些發毛。
文淑這句話,別說,聽著可是真心動心。
奈何,她老了,年輕時候一直生活在山裡,練武更沒有注意,早早的身子骨就不行了。
要是她再年輕十幾歲,指不定招呼她的那一幫子兄弟姐妹自己甩開膀子幹。
想到當今的亂局,問道“芃芃丫頭,你對現在這局勢有什麼看法……”
祖母表情嚴肅。
她既然來到了這裡,阿爹官職不高名聲不顯,也不至於倒黴成為流民的一員。
現在的位置不高、名聲不顯,更得益於這裡地理位置的獨特優勢。
只是這片刻安寧只是表面,短暫的,此後這裡巴蜀之地在無論是誰,都會垂涎這塊肥肉。
“祖母,現在中原已經大亂了,要是有族人在那邊的話……”
不是她無情,而是她赤手空拳難擋北方匈奴,她有心救人,前提是不是拿人命去換人命 。
也不是她狠心,現在北方已經殺紅了眼,就算是她有心讓自己的私兵出去,只是白白給人丟了性命。
“現在為今之計,就是厚積薄發,以靜致動,這裡雖然遠離的晉朝,但這裡更是李家的勢力範圍,可是現在這塊地盤早就不是當年的李雄在事的成漢了”
老夫人沒有打斷她,反而是一臉贊同。
別看這裡山高水險的,從漢代亂了以來,這綠林好漢的勾搭,大家做得也得心應手,雖然名聲不好。
都當綠林好漢,還在意那玩意。
當然高調的被這裡的割據的勢力滅了後,那些不怎麼高調蠅營狗苟苟的就活了下來。
“你心中有成算,就好!
時移世易,這個世道說變就變,那洛陽城裡的皇帝就跟兒戲一般說沒了就沒了。
明天的事誰又說的準,為今就是要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裡”
說完,一雙渾濁透著精明的眼睛盯著文淑。
站在下首的文淑聽得頭皮發麻,祖母話裡有話,聯想此前祖母有意無意透露出來的話。
要說祖母對她的小動作不清楚,她自己都不相信。‘
她從洛陽醒了,一路到這裡,她的最初的變化從未變過,就是一直活著。
平安活到壽終正寢。
“今日出我口,入你耳,且不可對外多言”
“祖母放心,文淑知道”
“至於你阿父他們那邊,你不用擔心,我這邊得了訊息就已經派人出去打聽訊息去了
更何況你二伯有好多商隊,打聽訊息的事他們也更在行,我已經給兒二伯那邊遞了話。”
文淑心中感動,她雖然沒有見過那個二伯父,不過二姐姐也說過,這個二伯父呀!
聰明好學,機靈得很。
可是這份機靈半分沒有用在讀書的路子上。
用她祖母的話來說,就是那二混子別看著規規矩矩,一副粉面書生的模樣。
實際肚裡沒幾兩墨水,裡面裝的全是銀錢銅臭的味道。
二伯父得了這句話,沒有覺得嘲諷,反而得意得很。
有了祖母這句話的,二伯父在從商這一道上越走越遠,從南到北,從西到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