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的距離越來越遠,野人俘虜卻越抓越少。
野人的數量好像是有限的?許多士兵第一次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不過,總的來說,這些在家鄉只能吃糙米,十天半月才吃一次肉的衛所兵們,的確實現了當初“人人當地主”的美夢,並且開啟了頓頓有肉吃,天天吃海鮮的好日子。
平攤下來,眼下每人幾十畝地是有,而且這些田地都有野人耕種,野人們還在不斷開墾。
反正野人們也不吃糧食,很快,第一批收穫的糧食將讓他們餵豬都喂不完。
當然他們是不會拿糧食餵豬的,這些糧食將被裝上船,悄悄賣到倭國,或者山東以北的地區。
無他,糧價高耳。
除了每月兩倍的軍餉,朝廷彷彿將他們忘記了,而這些士兵自然也樂在其中,新的一年,他們住在新房子裡,與妻子兒女一起度過了難忘的一年。
而在渤泥國,姍姍來遲的大明使節也終於到了。
從泉州港、漳州港出發前船隊歷經月餘,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抵達了渤泥國所在的婆羅洲。
婆羅洲,即加里曼丹島,面積極其龐大,足足74萬平方公里,比山東、北直隸、河南、山西加起來還要大!
渤泥國,只是佔據了婆羅洲北部已開發的一小片區域,龐大的島嶼上絕大多數都是無主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南洋東北部的區域,渤泥國,儼然成為一代強邦!
相比蘇祿,渤泥國和大明關係更為特殊,這種特殊關係不止是渤泥國王埋葬在南京,更體現在渤泥國王臨終前的願望是將渤泥併入大明版圖。
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漢名黃森屏,福建泉州人,渤泥華人領袖。黃森屏原是元朝的總兵,他的經歷和陳勝吳廣有些相似,元末天下大亂,他因為押運糧秣逾期未抵,怕朝廷怪罪,於是帶著妹妹和手下士兵逃到南洋,最終在渤泥登陸。船隻登陸之時發生了傾覆,還有人折斷了手臂。
當時的渤泥是一個土人成立的小國,國力衰弱,北面面臨蘇祿國嚴重威脅。黃森屏與土王馬合謨沙結為姻親,率領華人打敗了蘇祿的侵略,渤泥華人因此立足。
因為土王不稱國王,而叫速檀,當地土人稱呼黃森屏為“拉闍”,即國王。華人按習慣稱其為總兵。後大明冊封黃森屏為渤泥國王,黃森屏隨鄭和船隊來華朝貢,不幸在南京重病。
臨終之前,他向大明提了三個請求。
一是將境土悉屬職方的渤泥歸入大明版圖;二是請朱棣冊封渤泥最高的山峰為鎮山並賜名,永鎮南洋;三是託體魄於中華,即埋葬在故土。
他去世後,朱棣按藩王禮節,將其葬在南京……
幾十年過去,黃森屏長子黃克孫繼承了其父在渤泥的權勢和威望,掌控渤泥政局。黃森屏妹妹的兒子繼承速檀之位,成為土人的領袖。幾十年來,在華人文明的輸入下,渤泥國力大增,已經反過來對蘇祿國形成了巨大威脅……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