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間明亮而又充滿著緊張氣息的護士培訓教室裡,登漢站在講臺上,背後的黑板上寫滿了各種護理要點。臺下,一群年輕而充滿朝氣卻又略帶緊張的新護士們正襟危坐,眼睛緊緊盯著登漢,等待著一場知識的洗禮。
登漢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今天的進階護理知識培訓:“新護士們,今天我們要深入探討的是如何觀察患者病情的微小變化,這是我們護理工作中極為關鍵的一環,尤其是針對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就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來說吧。”
登漢走下講臺,來到一位新護士面前,問道:“你對慢性心力衰竭有多少了解?”新護士有些緊張地回答:“我知道這是一種心臟功能逐漸衰退的疾病,患者會有呼吸困難、水腫等症狀。”登漢微微點頭,說道:“沒錯,但是我們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那些明顯的症狀,更重要的是細微的變化。想象一下,你正在負責一位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清晨,你像往常一樣去查房。”
登漢的聲音彷彿帶著新護士們進入了那個病房場景:“當你走進病房,你先看一眼患者的整體狀態。這時,你發現患者似乎比昨天略顯疲憊,但這只是一個很模糊的感覺。你不能放過這個細節,於是你走近床邊,開始觀察患者的呼吸。正常情況下,這位患者的呼吸頻率可能維持在每分鐘 20 次左右,深度也較為平穩。但是今天,你靜下心來仔細數,發現呼吸頻率上升到了每分鐘 22 次,雖然只是增加了兩次,但這可能就是病情變化的訊號。你再仔細觀察呼吸的深度,發現吸氣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充分,呼氣也略顯急促。”
新護士們都聽得入神,登漢繼續說道:“然後,你把目光移到患者的口唇上。平常患者的口唇只是微微有些發暗,但今天你發現紫紺的程度似乎加深了一些,顏色變得更暗沉了。這時候,你心裡就要敲響警鐘了。這可能意味著患者的心臟功能進一步下降,心臟泵血不足導致外周血液迴圈缺氧加重。”
登漢又講述了一個實際案例:“曾經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護士,在護理一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時,就因為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些細微變化。當時患者的呼吸頻率僅僅增加了三次,口唇紫紺也只是稍微明顯了一點,但她沒有忽視。她立刻通知了醫生,醫生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發現患者的心臟射血分數有所下降,及時調整了治療方案。如果當時沒有及時發現,患者很可能會陷入急性心力衰竭發作的危險境地。”
在接下來的培訓中,登漢還讓新護士們進行模擬場景的練習。新護士們分成小組,互相扮演患者和護士,去模擬觀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變化的過程。有的小組在模擬中,一開始忽略了呼吸頻率的微小變化,經過反覆練習和登漢的指導,才逐漸掌握了觀察的要點。
隨著培訓的深入,登漢又提到了其他慢性疾病的病情觀察。比如對於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學會觀察患者的面板狀況,尤其是足部面板。“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長期不穩定,很容易出現糖尿病足。你們要注意觀察患者足部面板的顏色、溫度、有無破損或者潰瘍。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水泡,都可能引發嚴重的感染。有一次,一位護士在給糖尿病患者洗腳時,發現患者足底有一個極小的紅點,她沒有掉以輕心,經過仔細檢查,發現這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狀。於是及時採取了護理措施,包括控制血糖、區域性消毒、改善足部血液迴圈等,成功避免了病情的惡化。”
登漢就這樣日復一日地進行著培訓,新護士們在他的教導下,逐漸從懵懂無知到開始能夠敏銳地捕捉患者病情的微小變化。他們在模擬病房裡不斷練習,在登漢分享的一個個真實案例中汲取經驗。每一個新護士都深知,自己肩負著患者的生命健康,而這些看似微小的病情觀察技能,將在未來的護理工作中成為守護患者的重要武器。
然而,培訓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