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登漢,在星耀電子二極體生產工廠工作已經有些年頭了。每天,我都在熟悉的生產線上,重複著那一系列熟練的動作,將一片片矽片經過一道道工序,加工成二極體。工廠裡機器的轟鳴聲、傳送帶的運轉聲,早已成為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背景音。
這一天,我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工廠,穿戴好工作服和手套,走到自己負責的裝置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身邊的同事們也都各自忙碌著,一切看似都和往常一樣。但我隱隱感覺到,今天的氣氛似乎有些不一樣,平日裡喜歡在工作間隙聊上幾句的工友們,今天都顯得格外安靜,大家都專注地盯著手頭的工作,彷彿在刻意迴避著什麼。
很快,我就知道了原因。小批次生產的二極體下線後,質檢主管林強親自帶著樣品匆匆走向實驗室。林主管平日裡總是一副沉穩冷靜的樣子,今天卻顯得格外著急,腳步匆匆,眉頭緊鎖。我心裡不禁“咯噔”一下,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
沒過多久,就有訊息在車間裡悄悄傳開了,說是這批小批次生產的二極體檢測結果不太好。雖然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從大家臉上凝重的表情可以看出,事情似乎有些嚴重。我的心裡也開始有些忐忑,畢竟這批產品我也參與了生產,如果真的出了問題,自己或多或少也會有些責任。
就在我滿心憂慮地繼續工作時,工廠的氣氛變得愈發緊張起來。聽說總經理王濤得知二極體檢測結果後,立刻召集了生產部門和採購部門的負責人開會。雖然我只是個普通的操作工,沒有資格參加這樣的高層會議,但從生產部門負責人匆匆走過車間時陰沉的臉色,我能想象到會議的氣氛一定十分凝重。
後來,我從相熟的同事那裡聽說了一些會議的情況。採購部門負責人解釋說,之前的供應商突然大幅提高了價格,為了控制成本,才無奈選擇了這家新的供應商。而且在選擇之前,他們還專門去考察過,當時供應商展示的產品質量確實是符合要求的。
然而,生產部門負責人卻不買賬,忍不住指責採購部門:“考察有什麼用?現在產品出了問題,你們採購部門要負主要責任!”採購部門負責人也覺得委屈,爭辯道:“我們也是為了工廠的利益考慮,誰能想到會這樣?”雙方各執一詞,爭吵得不可開交。
關鍵時刻,還是王總經理打斷了他們的爭吵:“現在不是互相指責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解決這批產品的問題,同時要找到問題的根源,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聽到這些話,我心裡暗暗點頭,王總經理說得沒錯,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互相推諉責任。但我也不禁擔心,這次的問題這麼嚴重,工廠該怎麼解決呢?
會議結束後,整個工廠都行動了起來。林強主管帶著質檢團隊開始對整個生產流程進行全面排查。從原材料的進貨檢驗,到生產線上的每一道工序,再到成品的最終檢測,一個環節都不放過。
我們生產線上的工人也被要求全力配合質檢團隊的工作。林主管和他的團隊成員們在悶熱的生產車間裡,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仔細觀察著每一個生產環節。他們時而眉頭緊皺,時而相互交流討論,那嚴肅的神情讓我們這些一線工人都感到壓力倍增。
我在自己的崗位上,更加小心翼翼地操作著裝置,心裡卻一直七上八下的。我不停地回想著自己在生產這批二極體時的每一個動作,生怕是自己哪裡出了差錯。看到質檢人員在我身邊走來走去,仔細檢查我生產的半成品,我的手心都緊張得冒出了汗。
在排查過程中,我聽到林主管和其他質檢人員討論,似乎問題不僅僅出在原材料上,生產線上的一臺關鍵裝置——擴散爐,也出現了一些效能不穩定的情況。這臺擴散爐負責在矽片上進行雜質擴散,從而形成二極體的 p - N 結,它的效能不穩定,很可能是導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