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各地反應 (第1/2頁)

七月河套,值夏收節,一望無際的平原上草木茂盛,禾麥範金。

大地上人頭攢動,無數身披麻衣的農夫,手持石刀頂著烈日,在麥田裡躬腰勞作。

這些人有年過半百的老人,也有七八的幼童,大人們在田裡勞作,有小兒則甩著大鳥在無際的田野間追蛙蟲。

也有乖巧的女孩兒在一旁幫忙,簞食壺漿,或撿一些零穗。

農夫們勤勞無比,哪怕汗水如瀑,面板乾裂,但他們仍然幹勁十足,將一摞摞金黃色的麥谷堆積到牛車上。

滿是汗水的臉上,是帶著笑的,那是豐收的喜悅,是幸福的笑。

呼呼,暖風如喜,勞作豐收,身著粗布麻衣的農夫。

一輛輛堆滿穀物的牛車馬車,以及孩童們的歡聲笑語,凝聚出一幅和諧美麗的畫面!

“踏踏!”馬蹄聲急,一條嶄新的官道上,一隊傳令速賓士而過!

“閃開,千里加急!”帶隊騎士背後七色旗幟,迎風揚起。

四周騎兵策馬怒喝,官道上正在趕車收谷的農夫,慌忙的將牛車靠邊。

正在田裡勞作的農夫,一個個抬首回望:“快,瓜娃子,靠邊站!”

“快,娃子,聽話...”

他們急急忙忙的放下石刀農具,將自家娃兒看好,怕衝撞了傳訊騎兵。

對於這些手持利刃的兵卒,農夫們是打心底畏懼,不敢有絲毫衝撞!

如果說郭大人麾下的官吏,給他們的印象,是威嚴有禮又和藹可敬的。

那這些手持利刃兵卒,在他們眼裡,就是冷酷殘暴的代名詞。

河套有兩位大人,一者為郭圖總督大人,另者為扈從軍韓忠統領。

他們二人是常駐河套的大人物,但行事作風,卻天差地別。

前者是百姓的父母官,主張仁治還富於民,帶領治下百姓丈量土地修善水渠,讓百姓安居樂業吃飽飯過上富裕的生活。

後者則是吃飽了沒事幹,整日裡帶著八旗狗腿子,在美稷平原上游蕩練兵。

這些兇殘的旗兵,踐踏禾苗,威嚇鄉里都是輕的。

更重要刀是,每到收時,其便會巡遊各地,稅收不及者,皆要遭殃。

可以說,雙方是春寒兩重天,讓人心中又敬又畏...

烈日炎炎,北風習習,美稷總督府。

官員筆吏,手持竹簡來去匆匆,一片忙碌之景。

夏收之際,不但百姓忙碌,河套各地官員也不得歇。

而總督府作為河套行政中心,大小事務更是繁雜無數,難有所休!

高大的總督府內,置備簡陋,除了標配的案牘竹簡外,其他事物寥寥。

層層疊疊的竹簡後,郭圖面色沉靜的批閱著一卷卷書錄,不時用筆墨標註批示,好讓各部官吏看的明白。

“大人,已經午時了!”

大廳內,高歡抬頭看了眼專心致志的大人,儘管心中不忍。

但還是上前提醒道:“大人,人是鐵飯是鋼,該用餐了...”

“早餐可以不用,但是午餐必須吃,若不然身體...”

“文惠不用顧忌我,你先去休息吧...”

正在埋頭批閱的郭圖,微微抬首道:“我可以少吃頓飯,但河套各地,正值豐收大季...”

“此關乎北方,關乎河套六百萬民眾的口糧,不敢有絲毫懈怠...”

“且百姓兩日一餐,都能忍受,吾有何可矯情的...”

說完,郭圖也不管高歡的糾結,繼續埋頭批示檔案。

這個時代,因為各種複雜的原因,民眾乃至富貴人家,大都保持著一日兩餐的習性。

當然吃了上頓沒下

最新小說: 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 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 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 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 大夏鎮遠侯 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 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 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 動盪的大元 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 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 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 來自羅馬的異夢 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 征服者在清朝 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