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中…”
戰線的長短是相對的,幽並邊境連綿上千裡,如果一味的防守自然吃虧。
但夏軍若主動出擊,戰線過長對於鮮卑人來說,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夏軍各部將領不畏懼戰爭,即使面對北方霸主同樣不露怯色。
像臧霸徐晃太史慈這些將領都是一路打過來的,大小戰事數十場,自然不會一味龜縮。
這種情況下,主動出擊雖說有很大風險,但是戰爭哪裡沒有危險,如果因為畏懼而不敢戰,那就只能被動挨打。
而賈詡正是知道軍中將領的秉性,再加上主公也不是迂腐之人,所以才針對性的提做出了新的戰略規劃。
賈詡頓了頓,接著道:“主公已下令太史將軍率狼騎出關北上,沿途襲擾鮮卑後勤!”
“同時殲滅其遊離在外圍的部族耳目,給和連大營施加壓力,若其能將東部魁頭主力引至中段…”
“待徐晃軍團到來,到時合兵北上,多路出擊,未嘗不能殲滅一部...”
戰略複雜,簡單總結下來就是主動出擊,讓太史慈狼騎出關騷擾敵軍後勤,剪除外鮮卑圍兵力,然後武皋城內大軍進攻鮮卑大寨,向和連施加壓力。
若和連頂不住傷亡或者其他原因,調魁頭東部匯合,而夏軍可以趁機半道截殺尋求決戰。
若勝,則東部魁頭退兵,牽一髮而動全身鮮卑此次會盟不了了之。
若敗,這一點就不好說了,到時可能會放棄長城以北,戰略收縮…
鮮卑人中西二部與王庭匯聚武皋城關,有利有弊,利就是力量集中兵勢強盛,以點破面,避免被夏軍尋到機會逐個擊破的同時,還能以勢壓人。
弊端就是力量集中的同時,卻放棄了多地戰線突破的優勢,一點不破,則局勢不明。
相對來說,無疑分兵更有優勢,至於鮮卑人為何放棄兵力優勢而不用,這一點不但李信費解。
就連時代智者五毒謀士賈詡,暫時也搞不大明瞭,只能感嘆和連的無可救藥...
有這等蠢貨領導的鮮卑,縱使佔據草原大漠,縱使有兵百萬眾,領地千萬裡,亦不足為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