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前擁後繼,若此時貿然撤退,必然會發生混亂,到時不戰自潰!
念及此境,伊勘回過神來果斷下令道:“全軍加速,衝過去!”
“加速衝陣”
“馬上決戰我等不懼任何人”
命令下達,匈奴人儘管大都驚魂未定,但聞令前衝的本能,卻讓他們揮鞭打馬,發起了衝鋒!
有道是半渡而擊,怎麼擊是有講究的,講的是前部未穩,後繼不赴,陣型散亂,首尾力量分散不能兼顧,這才是半渡而擊的優勢。
但此刻匈奴人踏著厚厚的冰面過河,前赴後繼,根本不存在上述問題。
所以,他們還有著一戰之力,勝負如何只有戰過,才能知曉
只不過半道遇伏,是真的把他們,嚇的心臟發緊!
“來的好,看來匈奴人也不是一無是處!”
絕影神駒背鞍上,太史慈目光幽幽,也沒想到敵人如此果斷。
不過他也是戰場悍將,什麼場面沒見過,當兩軍接近箭地之時。
他手中雪亮的銀槍,猛然一引:“彎弓,放!”
“嗖嗖!”萬箭齊發,流矢穿空,直入敵陣!
“盾,舉盾!”
“噗嗤剁!”利箭入肉,一波箭矢下,匈奴衝鋒的勇士,便倒了八百多人,死傷慘重。
所幸前排騎兵,大都配有圓盾護身,在經過一輪箭矢洗禮後,他們終於看清了敵人的面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長矛,平刺!”伊勘猛然下令,前排三千騎兵聞令放矛。
一杆杆森寒的矛尖平端,要與敵人貼身肉搏!
高速行駛的馬背上,騎兵們熱血上湧,緊握木矛,他們不懼生死!
“散!”太史慈眼神一眯,旋即側馬,騎兵由直線變斜向
“轟隆隆!”挾風急轉,想象中的碰撞衝鋒並沒有發生。
在雙方將要靠近之時,夏軍騎兵宛如鴉群般,向四周散開,從匈奴人兩翼劃過。
萬馬奔騰,沿著河道迴旋彎弓,繼續發揚騎射精神。
“什麼!”伊勘神色發寒,本已熱血沸騰,欲正面廝殺大戰一場。
卻沒想到敵人竟然如此無恥,只會彎弓射箭,這種奮力之下卻摸不到敵人的感覺真憋屈!
一眾熱血上頭的勇士,也發自己可能想當然了,雖然早知夏軍難纏,但沒想到真正戰鬥時,卻這麼無恥!
騎射沒有多麼複雜,無非是雙馬蹬輔助而已,但雙方騎兵對沖之下,想要側面劃過卻沒那麼容易。
真正實施起來,只有戰場猛將,才知道其中有多困難。
以騎兵的速度,即使是兩輛馬車相行,都未必能夠及時轉彎避讓。
更何況是兩支萬人軍隊作戰,這裡面一個不慎,就會演變成正面衝擊決戰。
想要發揚騎射優勢,並不是說會在馬背上射箭就行的,雙方都是騎兵,很少有人會像靶子一樣,呆在原地任由你彎弓!
機動中彎弓射箭,不但要時刻保持雙方的箭距,還要時刻關注敵軍的動向意圖。
這其中不能有絲毫馬虎,不然被敵軍摸到屁股,短兵相接,那騎射優勢也就不復存在。
目前夏軍中,能完美的發揮出騎射優勢的,也就太史慈、陳東、臧霸、昌豨等寥寥幾位將軍,絕不超過五指之數
作為馬背上長大的匈奴人,從來沒有如此憋屈過,他們實在弄不明白,這些南蠻子為何會如此精通騎射,簡直比鮮卑騎兵還要難對付
“轟隆隆!”馬蹄陣陣,箭矢不停,一波又一波的傾洩在匈奴人的頭上,只能被動挨打!
這就是弓箭的優勢,除非匈奴人人配弓,且願意下接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