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大軍已經出發
各種不利的訊息一件件傳來,李信哪裡還有心思去關心百姓死活
賈詡見狀,適時上前進言:“主公,河套前期動員工作已經完成,想來在過兩日,便能徵發足夠的青壯輔兵”
“我等如今所慮者乃是外患,與其去關心一些細枝末節,還不如商論接下來,該如何應對眼前局勢…”
“呼,吾亦分的清主次,但時不待我啊”
李信長呼一口氣,緩緩回坐,劍眉凝做一團:“吾有意讓王充入套,協助公則管理河套政務,爾等以為如何…”
“這主公英明”
“主公英明”
對於其中安排,眾人不便反駁,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亂世當用重典,雖然河套還沒亂,但動員令下達,加上收種要季,肯定有人心中不服。
而王充與郭圖不同,前者以嚴苛狠辣著稱,後者太過寬厚
而眼下朝廷來伐,北方鮮卑大軍壓境,這種緊急關頭
無疑是王充這種行政酷吏,更適合主持動員工作,至少他震得住底層那些良民,能壓榨出更多的油水
,!
而這恰恰是夏軍,將來抗衡朝廷正統,和北方霸主的關鍵一環
因為若是常態化競爭,夏軍無論是從地理面積,人口數量,乃至物資產出上,皆劣於大漢和鮮卑
夏軍想要抗住兩線的作戰壓力,抗住南北霸主的夾擊,就必須要狠要絕
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壓榨出更多的出油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劣勢的情況下,做到抗壓的可能
李信瞥了眼欲言又止的徐晃的等人,他知道,這些人是心有不忍
但有些事,必須要有所為,必須要有人扛
若不然,大勢碾壓下,第一個扛不住的,可能是夏軍這高個子
李信環顧一圈,無奈道:“爾等莫要怪吾心狠,實在是朝廷逼迫太甚,百姓們要怪就怪帝都裡的,那些權貴老爺吧”
“且如今各路大軍,已經出了洛陽,向北地開拔,我軍若不提前做準備,恐怕到時會更加艱難…”
朝廷七路出擊,說是北上抗胡,但其中真實情況,和軍事目標若何,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此生死存亡之時,說句爭分奪秒也不誇張,而河套動員卻拖拖拉拉…
“唉!”李信心中無奈,不再去關注河套雜事,而是將精力放在軍事上。
他沉聲道:“朝廷興兵三十萬眾,各部皆是百戰精銳,再加上北方鮮卑不依不饒,我軍該如何應對…”
“爾等都是軍中砥柱,群策力言,今日必須有所決斷…”
有道是錯誤的反應,也比遲來的應對強,如今局勢危機,爭分奪秒之下,必須做出決斷。
若不然等到兵臨城下,在去考慮對策,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逢紀亦略作思索,上前獻策道:“主公,我軍勢弱,必須有所取捨,才能度過眼前危機…”
“朝廷多路出擊,戰線過長,若處處設防,我軍恐疲於應對…”
“以吾之見,不若收縮防線,屯重兵於各處險關要隘,與朝廷打持久戰…”
“收縮防線?持久戰?”
眾將若有所思,而閻柔王雄這些長城地帶的邊軍將領,則是滿頭霧水。
之前逢紀等人還言幷州貧瘠,消耗不起,怎麼現在又提出打持久戰了?
這讓很多邊將,心中不解,甚是疑惑,只能感嘆這些文人心思難測,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
“不錯,就是持久戰!”
逢紀接著道:“幷州山多地險,河套地理優越,我軍只要集中力量,北守定襄、武皋、雁門…”
“控扼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