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誕生了一尊梟雄般的領袖--檀石槐,在彈汗山歠仇水畔建立王庭,繼冒頓之後,第二個得長生天正統的部族。
特別是檀石槐在統一鮮卑後,野心開始膨脹,向南不斷劫掠漢朝的邊境郡縣,北邊抗拒丁零,東方擊退夫餘,西面進擊烏孫。
據匈奴的故地,兼北方大漠,東西長達一萬四千多里,南北寬七千多里,山川水澤和鹽池都在其管轄範圍之內。
延熹二年,鮮卑入侵雁門,殺死邊民數萬,大肆搶掠後揚長而去,延熹六年夏,鮮卑騎兵入侵遼東屬國。
延熹九年,鮮卑竟然分派數萬騎兵,侵犯長城沿邊九郡,並且殺害擄掠官吏百姓。
漢廷震怒,派張奐率兵出擊,鮮卑聞訊後急忙出塞離去。
漢朝對鮮卑長期的襲擾感到憂慮,但又沒法制止,就派使者持印綬封檀石槐為王,想同他和親,但檀石槐不受,而且入侵掠奪越來越嚴重。
熹平六年八月,漢靈帝派烏丸校尉夏育由高柳出發,破鮮卑中郎將田晏由雲中出發,匈奴中郎將臧旻率領南匈奴單于由雁門出發。
各自率領騎兵萬人,步兵數萬,分兵三路出邊塞,深入鮮卑國土二千餘里。
檀石槐命令東、中、西等三部首領各自率領部眾迎戰,夏育等人遭到慘敗,甚至連符節和輜重都全部喪失,各自帶領騎兵數十人逃命奔回。
此戰漢軍死者佔十之七八,出征的三位將領,被朝廷用囚車徵詔下獄。
此後,鮮卑聲勢日隆,侵犯邊境更加肆虐,從酒泉到遼東,沿邊萬里之地,均遭受毒害...
然靈帝光和四年,一代天驕檀石槐突然去世,年僅四十五歲...
直至和連繼任大單于之位,因德才不備,能力不足,鮮卑十二部不服。
特別是東、西、中三部大人野心勃勃,亦想要爭單于之位,內部情勢便每況愈下...
可以說,此時的霸主鮮卑,即強盛又虛弱。
強盛的是,檀石槐死亡不過三四年,但留下疆域萬里,地極遼闊,底蘊深厚,人口眾多,控弦之士百萬眾。
虛弱的是,十二部大人,明爭暗鬥,互不信任,有分裂之勢...
逢紀望著北方連綿無際的白色鼓包,心中感慨萬千,不知此行對於主公是福還是禍。
南方天朝正統大漢內亂不暇,北方天生正統鮮卑內部,同樣勾心鬥角無暇他顧。
而主公,此番遣使北行,將其目光引向南方,禍福未知...
但這些都是以後的事,他當下要做的,是如何完成此行目的,完成主公交待的任務。
逢紀此番出使北方,目的只有三個,其一是想與鮮卑人結盟,借勢對抗匈奴人。
其二是向其購買戰馬人口擴充實力,三是想打通雙方商道,互通有無,互惠互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