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中打轉:“我一心為國,征戰多年,從未有過二心,陛下為何如此輕信奸佞之言?”他深知,失去自己的指揮,趙軍必敗無疑,趙國也將隨之滅亡。於是,他拒不接受命令,決心繼續堅守抗秦。
此時,李牧之子李信,一位英勇無畏且極具軍事天賦的年輕將領,正隨父在軍中效力。李信聽聞趙王的詔令,心急如焚,不顧父親的阻攔,毅然決定奔赴邯鄲面見趙王,為父辯白。
李信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到邯鄲王宮。他不顧侍衛的阻攔,強行闖入朝堂,見到趙王遷後,當即拜倒在地,高聲說道:“陛下,臣父李牧對趙國忠心耿耿,天地可鑑。多年來,他馳騁疆場,抵禦外敵,為趙國出生入死,從未有過絲毫謀逆之心。如今秦軍壓境,趙國危在旦夕,唯有我父能率趙軍與之一戰,陛下若輕信郭開讒言,撤換我父,趙國必將大禍臨頭。”
趙王遷坐在王座上,臉色陰沉:“哼,李牧違抗旨意,拒不交權,此等行徑,不是謀逆又是為何?”
李信急切地辯解道:“陛下,我父只是深知秦軍狡詐,換將之舉必使軍心大亂,他是為了趙國的江山社稷著想,才暫不奉命。陛下若不信,可派人查探我父軍中之事,看是否有謀逆的跡象,若有,臣願與父同罪。”
郭開在一旁冷笑一聲:“李信,你莫要在此巧言令色。李牧久在邊疆,手握重兵,其心難測。你父子二人恐已暗中勾結秦軍,意圖顛覆趙國。”
李信怒視郭開:“你這奸佞小人,收受秦國賄賂,汙衊忠良,你才是趙國的罪人。”
趙王遷被郭開的話影響,心中疑慮更重,對李信喝道:“你休要在此胡言亂語,擾亂朝堂。李牧抗命已是事實,朕意已決,不容更改。”
李信見趙王遷如此昏庸,不肯聽信自己的辯白,心中絕望。他知道,趙國離滅亡不遠了。但他仍不死心,又說道:“陛下,若您執意如此,臣願留在邯鄲為人質,只求陛下讓我父繼續領軍抗秦,待擊退秦軍,我父自會來邯鄲向陛下請罪。”
然而,趙王遷不為所動,命侍衛將李信逐出王宮。李信站在王宮門外,望著那冰冷的宮牆,淚水奪眶而出。他知道,自己已無力迴天。
不久之後,李牧被趙王派人暗中捕殺。李信聽聞噩耗,悲痛欲絕,發誓定要為父報仇雪恨。他在混亂的戰場上左衝右突,如同一頭憤怒的雄獅,殺敵無數。但終究寡不敵眾,在趙軍兵敗如山倒之際,他奮力殺出一條血路,帶著滿心的仇恨和壯志逃離戰場。
王翦得知李牧已死,大喜過望,他知道趙國已失去了最後的依仗。於是,他立刻調整戰略,發動了更為猛烈的進攻。趙蔥和顏聚根本不是王翦的對手,他們指揮的趙軍在秦軍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戰場上,趙軍的防線如崩塌的堤壩,士兵們四處奔逃,鮮血染紅了大地。
很快,秦軍攻破了邯鄲城。趙王遷在絕望中被俘,曾經強盛一時的趙國就此滅亡。趙國的百姓們在秦軍的鐵蹄下痛苦呻吟,無數人流離失所。宮殿被焚燬,財寶被掠奪,趙國的輝煌成為了歷史的塵埃。
在趙國的廢墟之上,唯有李牧的英名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他的冤死,成為了趙國百姓心中永遠的痛。而李信則隱姓埋名,在暗中聯絡趙國的舊部和忠義之士,他苦練武藝,研習兵法,積蓄力量,等待著有朝一日能向秦國討回血債,復興趙國。儘管前路漫漫,希望渺茫,但他心中復仇的火焰從未熄滅。
在遙遠的代地,有一位年輕的將領趙嘉,他是趙國宗室之後。他聽聞李牧的事蹟後,心中充滿了敬仰與悲憤。他收攏了一些殘兵敗將,在代地豎起了趙國的旗幟,繼續與秦軍抗爭。李信得知後,毅然前往代地,投奔趙嘉。在代地,他與趙嘉並肩作戰,多次給秦軍以沉重打擊。雖然力量微弱,但他們的信念卻如星星之火,在黑暗中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