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便告辭準備回兒子家。林如海挺難過的,但是再沒有攔著人家回家跟兒孫團聚的道理,好在京郊並不遠,想見面也容易。便又送了老人三百兩銀子傍身,又派新任的大管家錢明河親自跟車把老爺子送回京郊家中,順便又把老爺子的曾孫子林平接到了家裡——他答應幫忙把林忠的大曾孫送到官學裡讀書,林平恰是他家脫籍後第四代,可以參加科舉了。
當然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的後話,林如海首要的任務是面聖。
面聖的過程並沒什麼波瀾,聖上登基六年了,林如海是當日老聖人為現任皇帝準備的一批新血中比較出色的一個,老聖人當日就沒少讓自己的寶貝兒子多跟當時這些未來的中流砥柱打交道,所以林如海跟現任的皇帝還真的挺熟的。皇帝看他在揚州呆了不到四年,頭髮就白了不少,很是不忍,也有些慶幸自己及時把林如海召了回來,不然再過兩年,保不齊就回不來了!鹽政的事情確實很麻煩,殫精竭慮還提心吊膽的,以後確實不能讓人乾的太久,不然就不是信任磨練,而是把人往死裡折騰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林如海升職的旨意早就下過了,也不需要再提一遍,只是命他到衙門做交接——左都御史已經去世兩個月了,沒辦法跟他做交接了,好在林如海過去就是御史,跟御史臺的其他官員熟得很,接手的倒也不亂。從此以後便回到了天子腳下,要過隔三岔五上朝的日子了。
幸好大江的第一位皇帝是個懶鬼,他死活不肯學別的朝代的皇帝天天天不亮就上朝,他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神馬事情都要跟老子彙報了才去做,養你們這些大臣吃乾飯啊!所以是五日一小朝,十日一朝,十日一休沐。詳細來說每月逢六(初六十六二十六)開小朝會,這時候三省六部還有御史臺京兆尹什麼的比較重要的人員在太和殿上朝,一般處理日常事務;每月逢一(初一十一二十一),御門聽政,在京的七品往上的官員一起到太和門列隊,這是大部分官員親自見皇帝上奏一些事情的時機。而每月逢十(初十,二十,三十)則是大家休息的日子,這個日子不止皇帝跟官員,連學校都會放假。
平日的話內閣官員(大江按照明制:內閣是三公三孤:分別為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跟左都御史上午到紫禁城裡的文淵殿上班,一般情況下皇帝也會過來一起辦公,下午的話官員們則回到自己的衙門處理日常事務,接見他們的下級官員。
所以別看看起來似乎上朝的時間少了,其實皇帝並不閒,大臣們反倒有了更多的時間處理自己任內的事務,而不是每天耽誤半天時間跑到殿上因為別人的事務杵著。
林如海是御史,所以每天的朝會都要參加,而他又是御史頭子,所以每天上午也要到文淵殿蹲著,這是大江獨有的制度。這真是個損主意!明明左都御史是御史頭子,跟內閣沒半毛錢的關係,偏也要去文淵殿蹲著,而右都御使明明跟左都御史同級,只是個次序問題,卻不需要去。所以大江的御史制度挺好玩的,明明同級,可是左都御史的權利實際上遠遠高於右都御使,而不像別的朝代只是個位次問題而已。
這個制度開國不到十年就出現了,起源依然是因為江太祖那個腦袋間歇性抽風的傢伙。其實水益曾雖然腦袋間歇性抽一抽,但總的來說真不是壞人——好吧皇帝真的不能用好人壞人來區別,不過水益曾真的只是個普通人:好色,懶惰,腦子裡總是有各種的奇思妙想,是同時又很重情義。這種性格對於跟著他打江山的兄弟們他真的是最好不過了,但是做他的大臣真的太苦逼了,尤其是內閣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