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妙青美美的喝了一盅大廚煲的粥,內心不禁感嘆啊,這日子真美。
吃飽喝足幹大事,進宮一趟,收穫頗豐。
出了變故的絕對是皇帝,至於還有沒有其他還待考究。
後宮具體佈置孫妙青也打探出來了,他雖然小心謹慎,但並不代表他要坐以待斃。
忠心符一撒,小植物一探,宮中大小事基本上都瞭解了個大概。
新來的皇帝還挺雞賊的,培養的暗衛還挺厲害,如果不是她的異能在強大的神魂支撐下,靈敏又迅速,打聽訊息那是賊拉好。
差點兒沒打探出來一個個樹梢或者屋簷上站崗的暗衛,發生的變故還是在一年前。
皇帝登基時,整個人身上的氣質突然一變,變得凌厲無比。
整個人就像那即將要出鞘的劍,周身散發著寒氣,處事也十分的果斷。
忘說了,為什麼在學習公規時特別強調皇家禮儀,服飾,那是因為現在的皇帝登位後喜歡玄色。
認為黃色並不屬於貴族專有,特立獨行,當初為了這件事情,整個皇城弄得滿城風雨,但在皇帝的暴力鎮壓下,一個個只能縮起來當鵪鶉。
宮裡妃嬪的位分那是變了又變,烏拉那拉宜修連個妃位都沒撈著,變成了良嬪。
年世蘭也沒有上妃位,成為了華嬪,最搞笑的是齊月臏根本就沒有進入皇宮,在王府中就去世了。
皇帝非常吝嗇,連個位分都沒給,讓她草草的一個小棺材便安葬了。
如今的後宮,有孩子的分別是齊嬪,膝下有一個兒子弘時;芳嬪,膝下有一個兒子,弘睦;裕嬪,膝下有一個兒子,弘晝。
曹貴人,膝下有一個女兒,福慧;欣貴人,膝下有一個女兒,福敏,弘曆被記在了敬嬪的名下。
貴人還包括麗貴人。
有孩子和沒孩子的差別巨大,這皇帝還不以他們的年齡來說事。
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個陣容算是小的,勉強還可以說得上是子嗣不豐。
宮中六嬪已滿,卻連一個妃位都沒有,貴人卻有一大堆。
就連新進宮裡的都有三個貴人,他們要晉升的路非常有限,除非上面的人往上挪一挪。
孫妙青當時知道宮中是這樣一個佈局,是整個人都麻爪了,亂套了,亂的不要不要的。
以她常在的位分要往上爬難如登天,要說生兒子,她得生多少個才能升上妃位?
就算她兒子生的多,可兒子多了那也不值錢了。
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等出了宮,孫妙青才想明白。
她不是來爭寵的,也不是來生娃的,他只要安安靜靜的在宮裡活著,讓自己活的舒坦,給孫家一個在宮中的助力便可以了,其他的沒必要操心那麼多。
自從想通後,孫妙青就覺得,她如今的實力用來當探子不做個糊塗人,每天看看他們之間的小八卦也不錯。
尤其是連皇帝都變了,非常好奇皇帝到底會怎麼做。
將思緒收回,想著自己手中的產業,那真是少的可憐。
不著急,上面的皇帝變了,一來就弄這麼大的陣仗,肯定也想知道這世上有沒有和他一樣的,她不能太出格,頂多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稍稍改動一下。
就比如現在的造紙術不是那麼的成熟,他可以開一間作坊,生產各種各樣的紙張。
現在還沒有那種廚房專用紙,擦臉專用,總之各種專用,再打上一些高階的牌子提高銷路。
還有安陵容所在的胭脂鋪子,女人的錢是最好掙的,不就是新款嗎,錢一撒下去,底下的人也不是傻的,鉚足勁兒了想表現自己。
於是,吃飽的孫妙青便將一份份策劃案寫了出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