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畢這些矛盾之後,李銳還繼續在俄國農產品加工業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其中包括薯片、巧克力、餅乾、牛肉乾、泡麵等食品全套產業鏈,海鮮及魚類加工業、飲料酒水等更是穩步發展。
不過這些也要歸功於維亞切斯拉夫的俄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2001年他們完成對烏國及俄國的一些糧食公司整合,還發展一些畜牧業。
在2002年的農產品規劃中,預計糧食產量達到3200萬噸,牛羊肉更是定在100萬噸,牛奶產量達到300萬噸以上。由此可見,目前的公司已經擁有相當大的實力。
與此同時,海參崴鋼鐵公司在經過去年的整合之後。今年將會開足馬力給遠東船舶集團供應足夠的鋼鐵,按照目前最大的容量預計可以生產200萬噸鋼鐵。
其中特種船舶鋼鐵50萬噸,普通鋼鐵150萬噸以上。因為今年遠東船舶集團訂單顯示,需要完成500噸位高速雙體船舶15艘、500噸位託福卡級巡邏艇15艘、500噸位閃電級高速三體導彈快艇10艘、基洛級潛艇2艘、8000噸以上改裝驅逐艦2艘。
10萬噸集裝箱貨輪2艘、mos罐lng運輸船1艘、全液化圍欄lng運輸船1艘、15萬噸石油運輸船1艘、8萬噸豪華遊輪1艘、1萬噸的大型挖泥船2艘。
雖然說分別在三個造船廠開始施工建造,但因為採取了模組化建造,對於時間上來說難點在於焊工上面。所以在2002年初,遠東船舶集團又從烏國、函夏等地方招聘一大批熟練的高階焊工。同時採取,一位帶一位的模式,培養自己的高階焊接工人。
汽車產業方面,達莎塔蘭去了一趟英倫那邊。搞定了勞斯萊斯及賓利的生產線,並轉移部分密集低端的零部件給到遠東生產,最後再運輸到英倫手工組裝及除錯工作。
沃爾沃工廠生產線也開始在遠東地區建設廠房,並邀請配套的沃爾沃零部件廠家入駐產業園。至於函夏的一汽與上汽的合作也密切進行中。
共青城國營機車公司那邊正在積極研發時速220km的列車,預計下半年就可以進入測試階段。因為本身俄國就存在一些基礎底子,研發出來並不難。
可是後續的300km和350km機車研發的難度將會呈指數疊加,即使全部吸收川奇重工、西門子、阿爾斯通等公司的技術,也不會那麼快生產出產品。
俄國高寒的氣候會制約很多因素,就比如在剷雪這方面要求很高。而且對電纜的保護工作也需要進行充分研究。尼古拉的想法是,不到2008年之後,估計拿不出手。但是把現在的不到110km提速到220km已經是最大的進步。
還有上次與南韓叄星集團合作的俄國極光顯示製造有限公司,目前工業園區已經完成。南韓正在把即將要淘汰的2.5代液晶顯示屏生產線搬遷到這裡,至於最追世界一流的步伐,預計還要沉澱好幾年時間。
不過上次與黃教主吃過飯之後,與英偉達的合作將會在今年下半年落實下去。至於所說的晶片技術就只能再等等,等待購買東芝及佳能的淘汰產業鏈。
雖然俄國已經是g8國家,但是半導體別人還是會防著老毛子。只有落後的技術對方才會審批透過,並轉移售賣一個高價回血。雖然尼古拉現在很有錢,但現實非常殘酷,只能慢慢謀劃。
感嘆完畢半導體和晶片行業之後,尼古拉還為斯拉夫航空聯盟公司頭疼。因為風洞實驗室、安東諾夫、馬達西奇等複製工程都需要大筆的資金和技術,沒有兩年時間,根本完不成。
要想短時間盈利只能開啟米格-31g截擊機、米格-29m戰鬥機及雅克-130教練機的出口任務,所以下一步尼古拉要去找客戶推銷這些軍事武器。不過好訊息的是,烏國的機床產業那邊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