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但拿不準麻藥褪掉,傷口會不會碰一下就疼:“痛嗎?”
“不痛,”他笑,“別拿你老公當棉花。”
“你嘴裡沒一句真話,都縫針了怎麼可能不疼?”
“你讓我抱會兒就不疼。”他拍拍肩膀,“過來。”
路梔躺過去,被人扣住手腕摩挲,她忽然說:“你跟我講講吧,你在美國的事。”
他停了下:“怎麼忽然好奇這個?”
“想知道你在那邊有沒有遇到什麼好玩的事啊,”她說,“這不是你的一部分嗎。”
他沉默片刻,大概確實在思索,半晌後道:“沒什麼有印象的事了。”
“……”
“我剛去那時候,派對的確很多,但都沒參加。你可能只知道我父母去世,不知道我媽媽是生我的時候走的,我每次看到我爸懷念她都很有負罪感,我覺得好像是用她的命,換了我的命。”
這樣的事被他說得也輕描淡寫,但還是有些沉:“所以我從能有獨立思維開始,就想證明她的選擇沒有錯,我希望我是一個值得的人,所以我做什麼都很努力,其實沒有那麼多神話,起碼我的成就都是用超出常人的付出換來的。”
“我也不是無憂無慮長大的,”他笑一下,“路梔,我也吃過很多苦。”
她忽然哽了一下,抬頭看他。
他視線落在窗外,似乎在出神:“不過我媽媽走後,家裡面的人對我當然也不錯,大概是覺得我可憐,出生起就少一份愛。因為我從不需要人敦促,所以我爸在學業上也沒有給我任何壓力,反而經常和傅老闆一起敲打我,讓我多睡覺,多休息。”
“我媽媽走後,我爸的情緒狀態就一直不是很好,你應該也知道,他們很相愛,我爸幾乎每天都會給她寫一封信,就夾在手邊的書裡,每年都有厚厚一本書被塞進書櫃裡,那是我從知事起,初次對愛有了具體的感知。”
“情緒不好,當然身體也不會很好,我每年都會陪我爸出去旅遊,他經常提起我媽,我媽媽也很期待我的出生,給我留了很多長命鎖和玩具,到我初中時,我爸幾乎已經靠錢續命,十七歲的時候,他去見我媽了。”
“他應該很高興,醫生說他走時都是笑著的,手裡還握著第一次約會時我媽送他的懷錶。我那時候在學校,趕去醫院也要很久,是最後一個到的,他撐著最後一口氣在等我,但實在沒有太多力氣……”
講到這裡,他幾乎是很少情緒外露的人,大概要到很動容時,聲線才會有明顯震動,路梔聽出他深深吸了口氣,穩住情緒說:“你知道,人到彌留之際,說話也變得難聽清,我就跪在他床邊,耳朵貼在氧氣面罩旁邊,艱難地在一片抽泣聲裡聽到他的聲音。”
路梔問:“他說什麼?”
他笑著搖搖頭:“我還是沒聽清,只聽到一個快字。後來想了想,他說的,大概是要我快一點。”
“快一點什麼呢?我那時候不知道,回去想了一天一夜,大概他希望我快快長大,然後坐穩他的位置,扶持住傅家,讓我媽泉下有靈也能安息,一直都是這樣,我也習慣了做榜樣。”
“後面的你也知道了,我為了快一點成長起來,一個人去了美國,接受更新更獨立的教育,我始終要比別人快一點,最年輕的博士,最年輕的獲獎人,最年輕的融盛總裁……”他說,“但我常常也會在想,我走到現在這裡,是否如他們所期待,足夠快嗎?”
他說:“大概還不夠,怎麼樣才能讓他們以我為驕傲,我是不是還得再快一些,總歸還有很多沒有做,可是時間太吝嗇了,甚至不肯多給我一分鐘,讓我聽一聽他們究竟對我有怎樣的期待,我都會完成的。只要他們開口。”
可惜沒有。
可惜命運也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