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先不說,光說這個遠東銀行,遠東銀行,目前是香港外資銀行之外的華資機構中規模最大的銀行,不然的話,這個李氏家族也不會被稱為香港銀行家族之首。只看一個事情就能知道這個遠東銀行的能量,那就是遠東銀行是後來恒生指數的成分股,絕對的股市風向標。
具體說這個李誌喜,個人不過是個還算年輕的香港大律師,但她同時也是香港名流李福善的長女,而李福善又是李佩才家族第三代中的佼佼者,目前還是香港東亞銀行的董事,在東亞銀行有很大話語權的那種。
本來,這個李氏家族跟目前的唐歡一家也沒什麼交集,畢竟嚴格地說,唐歡一家來香港落戶時間還短,而李誌喜雖然是王慧琴的代表律師,但她的客戶並不是只有王慧琴一人,當初也是把王慧琴當做普通客戶,並沒有特別的關注。但畢竟她父親是開銀行的,對銀行業算是比較瞭解,而她也經手一些王慧琴的財務問題,知道王慧琴最近發了一筆大財,也就是有大量現金卻沒地方花,所以,就給王慧琴提出了建議,建議她趁著這個時機進入銀行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按照李誌喜當初的分析,香港目前雖然金融界慘遭重創,但這也是一個趁低吸納的好機會。畢竟香港經濟的總體工業實力猶在,經濟實力也遠不是這種創傷可以打垮的,同時,這麼一個震盪之後,一切無論是經濟政策還是政治因素都明朗化,也就沒有所謂的無所適從,加上英國政府跟中國政府都不會容許香港繼續這麼低迷。所以香港經濟應該很快會回暖。
其實,對那些分析說辭,王慧琴並沒有聽懂,但她會算賬,知道投入多少能夠賺多少,而且聽說能夠收購銀行。心情的觸動可不是一般地大。
在香港的人,很難理解這個時代大陸人對銀行的定義以及感情。在此時的內陸,大多數人都認為。這銀行就是穩賺不賠的行當,而內陸人對銀行。更多的也是一種生活寄託,能在銀行上班,基本就是一個人人羨慕地職業。畢竟此時大部分內地人的大部分收入,都是存進銀行裡,然後就期待不斷的漲利息,繼續漲利息,以為錢會不斷地生錢,甚至有人不吃不喝以存錢為樂。也就是說,從心底裡。王慧琴對能夠擁有銀行這件事。本身就有一種飽含期待的心理在內。
如果說擁有銀行本身,對王慧琴是一種心理期待地話,那麼李誌喜之後簡單的述說銀行的功能,以及利用這種功能的好處,就讓王慧琴對進入銀行業更感到躍躍欲試甚至是迫不及待了。
別的王慧琴不知道,她就知道一點,那就是銀行可以把一塊錢當十塊錢花。也就是說。只要一億的資本金,就可以花出去十億甚至二十億。而且還是心安理得不必害怕那種。而按照李誌喜的分析,有了銀行,可以辦基金,可以開證券,也就是可以搞多種多樣的融資,而利用這種銀行的融資方式,可以繼續去收購其他產業,比如跌倒低谷地房地產業等等,換句話說,擁有了銀行,就等於擁有了蛇吞象地能力。
當然,實際上銀行業並非只是這樣,也不是隻有好處沒有風險,但李誌喜目前的建議,顯然還是具有可行性的,而她這個建議的前提,就是王慧琴有大量閒置資金!
當初,出於種種目的,唐歡在暗地裡對港元攪風攪雨的時候,也在明面上透過正常途徑獲得了一大筆資金。也就是說,唐歡當時那“五億”的明面財產,在扣除當初地各種貸款之後,還得到了總價值大概二十億美金左右地財富,而這二十億美金,在當初港元大跌的時候,又在十塊左右地價格被全部兌換成了港元,也就是變成了二百多億港元,接下來,看到有這麼多錢了,“王慧琴”突然又退出了追夢基金,把這些錢全部存在花旗銀行。而在此後跟香港政府的拉鋸戰中,她就再也沒有動這筆錢,讓這筆錢安安穩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