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之時,藍田縣確實做出了表率。
這是值得肯定和嘉獎的好事。
謝懟懟年紀大了,腿腳不是很好。
見他步履蹣跚,和致齋讓運糧隊裡面的木匠,做了一個背椅。
讓運糧的壯丁,輪流揹著謝懟懟。
起初謝懟懟還是拒絕的,可最終老邁戰勝了倔強,被迫坐上了背椅。
出京的時候匆忙,準備工作做得不好。
幸好遇到了和致齋,他們吃喝住行才完美解決。
官吏們坐在地上,有氣無力地捶打著麻木的雙腿。
平日裡都是坐轎子,現在兩隻腳走路,巨大的落差多少有些接受不了。
尤其是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稍有不慎就會掉進深溝。
原以為,當官的會有什麼特權,可和致齋重新整理了他們的認知。
簡易的篷裡,愛住不住;
簡單的食物,愛吃不吃;
想動車上的糧食,別特麼做夢了,那是給災民吃的。
天剛矇矇亮,就聽見了銅鑼聲和吆喝聲。
“起來了,要趕路了!”
“百姓還身處險境,早起一刻鐘也許就能多救活一人。”
官老爺們相互對望,只能無奈地起來,吃點兒乾糧之後繼續趕路。
至於梳洗打扮,那是不可能的。
水囊裡面的水,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揮霍的。
官老爺們怨聲載道,可都被謝懟懟用嚴厲的眼神給制止了。
翻過最後一個山頭,眼前的一切也豁然開朗。
沿途過來,他們看到的幾乎都是殘崖斷壁,到處都是毀壞的道路、村莊、農田。
可眼前的這一切,卻重新整理了他們的認知。
一座營地,圍繞高崗而建,站在高處望去,裡面的建築錯落有序。
地面也收拾得很乾淨,部分割槽域還撒上了石灰。
遠處決口的河堤,也已經被人堵住,有災民正在清理淤泥。
營地的左側升起炊煙,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豬肉的味道。
官老爺們相互對望,滿眼不可思議。
看看他們自己的打扮,嚴重懷疑他們自己才是災民。
“和大人,這不會是齊大柱的賊窩吧?”有官員驚恐地問道。
“你見過土匪山寨用都拉營盤建造營地嗎?”和致齋白了官員一眼,“連京城十二衛通用的營地佈置都不懂,你咋考中的進士?”
“……”官老爺們紛紛露出憤怒之色,一個小小的掌印僉書還瞧不起我們這群進士了?
“先生,到了!”和致齋攙扶著謝懟懟,大跨步向迎敵走去。
沿途,他們看到了玩耍的孩童,看到了挑水洗衣服的婦女,看到了忙碌的災民。
近乎營地內的所有人都各司其職,沒人理會這群外來客。
國子監的幾個大學士,不顧自己的形象,開始詢問藍田書院的學子在哪,他們著急找到自己的兒孫。
反倒是謝懟懟就很淡定了,對孫子謝子華似乎很不上心。
因為周圍的人,似乎把他當成了難民中的一員。
低頭一看,衣衫襤褸泥頭柺杖。
鬍子幾天沒收拾,都粘黏在了一起,比住在營地裡的人更像逃荒的難民。
環視四周,和沿途的災禍慘狀相比,這裡更像是世外桃源。
就在謝懟懟驚為天人之時,一個扛著竹筐的漢子走了過來。
“老人家也是逃難過來的吧?”
“咱們蒲州縣的倖存的百姓幾乎都在這裡。”
“來了就放一百個心,有李爵爺和趙小姐在,保證餓不死你們。”
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