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廟宇,使之成為百姓祈福的地方。他還考察了鄧艾的故居,疏通了翟王河來灌溉稻田,使糧倉充盈,百姓受益。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陳州的文化內涵,也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在趙珝兄弟的共同治理下,陳州和許州連續二十多年擁有兵權,深受陳州人的愛戴。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守護著這片土地,讓百姓在動盪的時局中找到了安寧和希望。然而,天覆元年(公元901年)冬天,韓建被任命為忠武軍節度使,趙珝則被徵召為同州匡國軍節度留後。這一變動雖然讓他離開了熟悉的陳州,但他並未因此懈怠自己的職責。
當時太祖正在岐下統軍,趙珝負責運輸糧草和調配物資,道路上忙碌不堪。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因此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嚴謹的工作態度。不久之後,昭宗回到長安,下詔召見他,並賜予他“迎鑾功臣”的稱號。這是對他忠誠和貢獻的又一次肯定,也是他在政治生涯中獲得的又一殊榮。
然而,趙珝卻並未因此而滿足。他深知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所在,也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因此,他堅決辭去藩鎮的職位,請求回到朝廷任職。這一決定體現了他的高尚品質和謙遜態度,也贏得了朝廷的尊重和讚賞。於是,他被加封為檢校太傅、右金吾衛上將軍,繼續為國家的繁榮和穩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後來他隨昭宗東遷,一年多後,因久病而免官,回到淮陽。不久之後,他在家中去世,享年五十五歲。他的離世讓很多人感到惋惜和悲痛。朝廷下詔追贈他為侍中,以表彰他一生的卓越貢獻和崇高品德。陳州人為他罷市以示哀悼,足以見他在當地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趙珝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和奮鬥精神。他以自己的才華和勇氣書寫了一段不朽的歷史篇章,成為了後人學習和敬仰的楷模。他的兒子趙縠也繼承了他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貌,在官場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趙珝家族也經歷了興衰起落。唐莊宗進入汴京後,趙縠與堂兄趙巖一起被誅殺全族,這無疑是趙珝家族歷史上的一大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