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頓時一亮。
木箱蓋一開啟,就看到兩個形體不同的青花梅瓶,白地青花,周繪龍紋,色彩與質地尤如宮廷中擺置的梅瓶一樣光豔奪目。兩個梅瓶的底款都寫的是“大明洪武年制”。
這下子不光是李教授了,就連吳天與沈教授都快激動得暈倒了。
“這是什麼材質~怎麼這麼漂亮!?”
“白玉石花瓶嗎?”
“這種技術做工,簡直是太驚人了……”
蘇懷卻是眼睛放亮道:“不……這不是白玉……”
眾人都回頭望著他,心想都是同一個疑問,不是白玉是什麼?琉璃嗎?
蘇懷轉頭望著眾人,說出了一個令所有人吃驚的答案:“這是陶瓷。”
“陶瓷~!!?”
“怎麼會是陶瓷呢~!?”眾人都輕聲驚呼起來。
李教授張著嘴巴望著蘇懷問道:“陶瓷的質地應該是很粗糙的,根本沒有這麼光潔啊?而且這還有中奇異的半透明感,曰本,朝鮮,歐洲都在大災難之後發掘了不少陶瓷器這沒這種樣子的?”
那些發掘的陶瓷,都是質地粗糙的,從來沒有人認為陶瓷是這麼光潔如玉的樣子。
蘇懷卻是望著李教授道:
“那是因為學術界根本就是搞錯了,在大災難之後,海水浸泡腐蝕的陶瓷上的釉都脫落了,所以遺落下來的陶瓷,只有陶沒有瓷。”
別說李教授了,就連知道蘇懷能耐的沈教授,吳天都是目瞪口呆,他們都是第一次聽說陶瓷竟然還有釉層。
“這又是蘇老師看過的民間資料。”李教授傻愣愣地問道。
“當然。”蘇懷岔開話題繼續道:“繼續開箱吧。”
在繼續開箱,青花梅瓶下墊著四塊大型玉塊,玉料大小形態不一,大部分都有文字。有的墨筆直接寫在玉塊上,有的貼著有墨筆字的紙,也有的兩者兼備。寫在紙條上的文字大都工整清晰,寫在玉料上的筆鋒粗糙,字型粗大,且不清楚。
“蘭田玉十三斤,酒泉玉一塊重十三斤,河田玉一塊重十五斤十二兩……”
如此巨大,晶瑩剔透的玉塊,任何一塊都是價值連城的絕世珍寶,竟然一下子出現了四件之多,美院眾人看得眼睛都值了。
最近亞洲文物市場上,河田玉炒得非常高,
一塊只有拇指大,只有15。8克的和田玉,拍賣最高到了11萬元……
這裡面那塊河田玉一塊,就重十五斤十二兩……而且色澤與質地前所未見!
蘇懷不由在心裡算了一筆賬,要是把他這塊大玉石拿到市面上去賣,那能賣多少錢呢……?我靠,要是能拿出去賣,那他就真發財了~
正這麼想著,接著箱子中,又拿出了玉碗、盆、壺、耳杯、爵等器物,質料細膩潤澤,琢工精緻,不少器物上都配有金制附件,鑲有寶石、珠玉,顯得光彩照人……
一時間,整個實驗室都是珠光寶氣,顯得極為奢華,李教授直接跑到門口把門用鑰匙反鎖上,警惕地望著每個人,生怕有人一時動心,搶了件玉器就跑路了。
而沈教授與吳天,蹲下身子,凝視著一個玉碗的一面透視到另一面。其通體之細薄、造型之優美,光彩之奪目,令他們覺得心醉神迷。
這些文藝大師們,當看到這些稀世珍寶,就能色狼看到絕世美女一般,整個人的心都飛到了空中,連連驚歎不以:“太美了。”“唉,今天能看到這些我這輩子就沒白活啊!”
比起那四塊玉料,這些玉器品質還要更高,任何一件都是價值連城啊,工作人員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摔掉一個,那可是真乖乖不得了!
可這還不止,工作人員繼續開箱,拿出一個不大的圓形盒子。這個盒子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