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就算在崑崙山谷也只能突破大宗師後期。
可這次演練上限竟然來到了天人境界,而這一切都來自心靈之力的作用。
自此,江微塵也算是找到了一條打破天地環境束縛的道路了。
後續只要他完善心靈脩煉法門,讓心靈之力進一步壯大,那他就不懼能量的外洩,穩步進入金丹境。
道途有望,江微塵心情舒暢,看著一旁的古琴,呢喃道:“此曲就名《浮生若夢》。”
此曲為自己一生之寫照,前世二十二年,今生二十二年半,兩世人生,匯成一曲《浮生若夢》曲。
此曲結合音波法門、功力以及意境加持,亦能成為一門應對群攻的上等殺伐之技,可透過音波殺人。
若由他本人來彈奏,融入自身情感,能影響他人內心,奮起時給予他人勇氣,失落不甘時可讓心智不堅者墮落。
這琴曲算是他創作的第一首琴曲,只可惜對他用處不大。
他領悟殺戮刀意,用刀不能解決的問題,用琴也解決不了,而他也不懼圍攻。
隨後江微塵回憶著之前的那種胎息狀態,這和之前修煉【天蠶神功】藥浴時的被動狀態完全不一樣。
這種狀態下,沒有心跳,沒有口鼻之呼吸,甚至連血液流動都停止了,或許也可以稱呼為活死人狀態。
這種狀態用來裝死簡直比任何的閉氣法門都管用啊,大宗師之下無人能看出。
就是不知道大宗師的神識掃視能不能看到體內細胞的狀態了,若是不能,那連大宗師都發現不了是死是活。
江微塵轉身,從離開崑崙山紫雲峰算起,已經快三年時間了,離開青雲山也已經一年半快兩年了。
如今心宮內的心靈源泉已成,境界也來到宗師後期,竅穴已經開闢了六百零九個。
竅穴的開闢一者是真氣量足夠,一者是神意足夠強大。
而這二者他都不缺,所以雖還有一百多個竅穴,但如今心源已成,只要等心靈之力積蓄一些後,再次進入胎息狀態,加快吸納靈氣和藥液,真氣量自然達到。
而神意入駐竅穴更不是問題,心靈之力就是最純粹且的神意,心源已成,不缺心靈之力,他很快就能達到宗師巔峰。
等自己回到崑崙時,說不定已經可以衝擊大宗師境界了。
第二天,江微塵欣喜的心情得以平復,站在富士山之巔,仰頭看著天空。
“為什麼我感覺這個世界對我微微有些厭棄?”江微塵暱喃。
他不解,難道因為自己是穿越者?為什麼這種感覺從前沒有,難道是之前他心靈不夠強大,沒有感受到?
江微塵覺得應該不是,若是天地厭棄,那他九歲之前,沒有任何自保之力的他可能就會死於非命,不會活到現在。
天地所鍾者即是氣運之子,這種人一般不容易夭折,往往會遇難成祥。
反之天地厭棄者,那就是多災多難了,他確實能算多災多難,但九歲之前還算安穩。
若天地一開始就厭棄自己,那九歲之前何以沒有災難降臨?
天地不是一開始就厭棄他,那定是他做了什麼事,這事有損天地的運轉,比如劉伯溫斬龍脈,斷天地靈機。
可他除了殺人過多,其它的貌似沒做什麼事,可他又沒滅世,二三十萬人的死亡雖多,但對於偌大天地來說,不值一提。
天地不可能因此就厭棄他,若後續突破有雷劫,頂多多劈他兩下或者來個心魔劫。
江微塵不解,收拾一番後下了富士山,沒有選定方向,而是漫無目的的走著。
七天後,他來到一處大型山脈中斷的山谷之處,江微塵一愣。
一年前,他在東瀛殺戮一個月後,東瀛僅剩的高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