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又興致勃勃的講起封官進爵的門道來。
原來爵位等級。
最初來源於周朝的分封制。
透過對血緣關係、有功之臣和先朝的後人分等。
產生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後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富國強兵。
紛紛採用軍功、事功的爵位制度。
取代了以宗族血緣關係的授爵方式。
秦滅六國後。
又以二十等軍功爵制來授予爵位。
而高祖滅秦後。
又基本按照先秦時期和秦國的制度沿襲下來。
至於東漢末年的爵位。
大致可分為王爵、公爵、侯爵以及其他低等級的爵位。
王爵。
這裡邊一般是劉姓王、異姓王和外族王。
劉姓王。
自然是皇室宗族了,最初劉姓王權利比較大。
封國內的民治、稅收、軍隊等事務都可以管理。
但是經歷七國之亂和推恩令弱化後。
大多成為經濟權力有限、享受經濟特權的“花瓶”而已。
異姓王。
當年高祖擊敗項羽之後。
封了七大異姓王,只不過後來都剿滅了。
獨留下長沙王一支。
呂后掌權後又分封呂家子弟為王。
而呂后去世後諸呂姓王又被剿滅。
此後這四百年間大漢王朝也再無異姓王。
外族王。
主要漢朝周邊四裔國王。
比如西域諸國,接受王的稱號在名義上歸附大漢王朝。
而公爵主要是封給殷朝和周朝後代的。
地位比三公還要高。
並且可以在封地內祭祀天地時可以天子禮儀祭奠祖先。
即使犯法被殺爵位也不會斷絕,而是被宗族子弟繼承。
至於侯爵可以分為列侯和關內侯。
,!
列侯。
通常用於封賞功臣。
根據食邑的大小又可以分為縣侯、鄉侯、亭侯。
關內侯。
爵位僅次於列侯。
並且關內侯有侯號但是居於關內而沒有封土,僅由所食縣提供錢穀。
而剩下的低等級的爵位。
基本上就按照秦朝時期二十等爵位制排佈下來。
聽完趙邯對爵位的解釋。
秦啟也是恍然大悟,對趙邯的解釋連連讚歎。
而楚威聽完還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只能自顧自的喝起酒來。
不過對於這些,秦啟還是對此絲毫不以為意。
秦啟深知。
眼前的侯爵之位。
雖然尊貴無比,但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身份象徵。
只有擁有這樣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實現心中的目標。
想到這些,秦啟緩緩地搖了搖頭,眼眸中閃爍著一抹堅定的光芒。
因為他並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的夙願
——幫曹操統一天下。
所以此時此刻緊握著楚威和趙邯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
“二位弟弟,我們的道路還很漫長。
今天的賞賜與我們的宏圖大志相比,又算得上什麼呢?
不能因為塵俗利益的考慮,而在立場上產生動搖。
這才是大丈夫的真正表現。”
楚威和趙邯目光對視,彼此點了點頭。
他們明白秦啟的話語背後蘊含的深遠意義。
短暫的榮華富貴。
無法熄滅內心深處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