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著蘭斯能夠在奧斯卡有更近一步的突破,“你覺得怎麼樣?如果你願意的話,派拉蒙接下來的宣傳計劃可以做出調整,我們會為了你的第一座演技小金人竭盡全力。”
不可否認,蘭斯心動了。
如果他說,懷抱著表演的夢想,他會從來沒有夢想過自己站在奧斯卡舞臺上,在萬千矚目之下贏得自己的小金人獎盃,那麼他就是說謊;事實上,對於大部分演員來說,奧斯卡小金人就是窮其一生的最高追求,而那些渴望贏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演技認可的則是更高一層的追求——畢竟歐洲和北美的審美標準不同,歐洲的表演底蘊也遠遠超過北美;至於那些純粹享受表演所帶來快樂的演員,更是鳳毛麟角,蘭斯不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那樣的高度。對於他來說,奧斯卡小金人就是演技夢想的終點,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
聽著柯爾煽動力十足的話語,蘭斯的內心就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幾乎就想要立刻點頭答應。但,他已經不是那個為了夢想就可以不顧一切的人了,他也已經不是那個堅信著付出和收入可以成正比的人了。他清楚地知道,奧斯卡這場遊戲,不是體育競賽,公平競爭,實力決勝,在這場遊戲裡,事情要複雜得多。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所頒發的,由於學院成員是終身制,這使得學院出現了一個可以預見的趨勢——成員平均年齡不斷增長,而那些成為學院評委多年的老資格,在學院內部的影響力也會伴隨著時間的沉澱而越來越深厚,這使得學院品味變得有跡可循起來——這也是韋恩斯坦兄弟崛起的原因,同樣也是學院公關的由來。
美國獨立電影圈子裡流傳著一句話:奧斯卡就是一群白人老傢伙自娛自樂、自命不凡、自大自傲的吹捧遊戲。
這句話雖然有些偏激,但卻不無道理。第八十四屆奧斯卡上,向好萊塢黑白默片致敬的“藝術家”成為當晚最大贏家,這就是最典型的範例,不是說“藝術家”的質量不夠,事實上,這部作品的完成度確實不俗,但在那一年卻不是最好的作品,馬丁…斯科西斯的“雨果”、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戰馬”、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malick)的“生命之樹”都是完成度與藝術高度並存的佳作,還有關注黑人權益的“幫助”也值得肯定。但笑到最後的,卻是滿足了學院老年評委們緬懷回憶、自我高/潮的“藝術家”。
所以,真正懂得奧斯卡行業規則的人都明白,最後的贏家不見得是當年最好的作品,而是最符合學院心態的作品。好萊塢資深人士都知道,贏得提名靠實力,贏得獎項靠運氣——所謂的運氣就是人脈、公關……還有真正的幸運。
這也是為什麼提名對於業內人士來說也如此重要的原因。外行人看得獎者,但內行人卻看提名名單。
在奧斯卡的各大獎項之中,配角部門一直是十分特別的存在,學院評委們有著相對固定的模式,那就是男配角嘉獎功臣,女配角嘉獎新人。
如此規矩追根溯源的話,是來源於好萊塢產業的男女不平等現象,因為歧視女性,大部分女演員的藝術生涯都十分短暫,更新換代速度十分快,所以學院必須不斷嘉獎新人,鼓勵更多的新人冒頭,補充新鮮血液;而男演員們的藝術生命往往到了三十五歲才開始,許多人都可以一直連綿到六十、七十高齡,這也使得好萊塢有一大批在業內打拼多年卻始終沒有得到認可的中堅演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在他們演員生涯的中後期,出現一部值得讚譽的作品,那麼學院評委就會以一座小金人來犒勞他們的堅持和奉獻。
這不是定律,但的確具有強大的慣性。女配角部門,年輕女演員的得獎機率遠遠大過進入業內超過十年的資深演員;男配角部門,年輕男演員幾乎都是陪跑的炮灰,提名刷履歷,然後等待著時間的沉澱。